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及治疗

(一)症状   1.腹痛   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此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约70%~80%的病人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腹痛呈持续性。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其腹痛也有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   不同位置的阑尾炎,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别,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疼痛在侧腰部,盆位阑尾炎腹痛在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可引起右上腹痛,极少数左下腹部阑尾炎呈左下腹痛。   2.胃肠道症状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发烧、排便次数增多。如果阑尾炎化脓还会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阑尾炎引起腹膜炎会导致肠麻痹,出现腹胀,整个腹部都有压痛,特别是抬手后跳痛,称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板状。   3.全身症状   (1)发热、寒战:早期患者多有轻度体温升高,多数体温低于39℃。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早期或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时,体温可达39%以上。若炎症局限或形成脓肿,体温反而降低至38℃左右。寒战多不明显,但部分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所致弥漫性腹膜炎或门静脉炎时多伴有寒战。   (2)部分患者出现头痛、乏力、脉搏加快,也可因炎症刺激膀胱而出现尿频、尿急。若脓肿溃破腹壁则形成腹壁窦道。阑尾炎引起的腹膜炎症或周围脓肿可出现腹胀,甚至肠梗阻症状。   (二)体征   1.右下腹压痛   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或兰兹氏点,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当炎症扩散至阑尾以外时,压痛范围也随之扩大,但仍以阑尾部位压痛最为明显。   2.腹膜刺激征象   腹肌紧张、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是腹膜壁层受到炎性刺激后所出现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常提示阑尾炎已发展到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阶段。   (三)老年急性阑尾炎有以下特点   1.老年人血管、淋巴管有退行性改变,阑尾粘膜变薄、脂肪浸润和阑尾组织纤维化,加上血管硬化,组织供血相对减少。故阑尾发炎后容易发生坏死穿孔。   2.老年人腹肌萎缩反应力低下,症状体征和病理改变不一致。症状体征常较病理改变为轻。腹痛不甚剧烈也不典型。由于对疼痛反应迟钝,其表现可仅有腹胀、恶心,鉴别诊断有时发生困难,容易误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往往就诊晚,就诊时多数已坏疽穿孔或已形成脓肿。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概要:   急性阑尾炎可将脱垂的回肠粘膜通过盲肠切口进行复位。应尽早作阑尾切除术。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切除阑尾、闭合盲肠,以控制感染的来源。根据病情选用广谱抗生素。特殊类型阑尾炎的治疗要根据其症状来治疗。也可通过中医治疗等方法。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在治疗上,当不能除外恶性肿瘤时,行剖腹探查。一般除瓣膜有严重的解剖异常或伴有肠大量出血外不行切除手术,可将脱垂的回肠粘膜通过盲肠切口进行复位。本综合征为一种良性病变,预后良好。

 一、手术治疗   原则上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作阑尾切除术。因早期手术既安全、简单,又可减少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阑尾发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术前、术后应用有效抗生素予以抗感染治疗。应该强调,忽略了阑尾的梗阻病因,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以避免手术是不适宜的。   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切除阑尾、闭合盲肠,以控制感染的来源。一般简单易行,但有时可能十分困难,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对每一例手术都须认真、慎重对待。麻醉一般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必要时也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小儿可采用全麻。切口多取右下腹斜切口(即麦氏切口)进入腹腔,但如诊断不十分肯定,属探查性质者,应取右下腹直肌切口,以便于延长。切口一般长3~7cm,腹壁较薄,单纯性阑尾炎,可以用较小切口完成。寻找到阑尾后,可用阑尾钳夹其末端系膜把阑尾提出腹膜外,分段将其系膜结扎切断。阑尾基部结扎后,在距结扎线远端0.5cm处切断阑尾,其断端先后用石炭酸、酒精和盐水涂之,也有学者主张不结扎阑尾断端,直接用“乙”形缝合包埋于盲肠壁,认为可以消除死腔而减少感染机会,在盲肠壁做大小适中的荷包缝合将残端包埋入盲肠壁,再用系膜或邻近脂肪组织覆盖之。在仔细检查腹腔无出血及异物后,缝合腹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对其严重污染的厚层皮下脂肪,有时还需要切除薄层边缘;尽量减少缝线或其尾结的异物残留;对腹壁肥厚且污染较重者。应酌情应用腹膜外或皮下引流。   阑尾手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与阑尾病变程度(如化脓、坏疽或穿孔等)以及手术操作有关。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切口感染   多因为手术时污染、伤口内血肿或穿孔性阑尾炎切口处理失当所致。感染多发生于皮下或肌肉下腹膜外层。患者术后数日体温仍高或有升高趋势,感伤口疼痛,应检查切口处有无红肿触痛等。疑有深部感染时,可用空针由缝合处刺入,若有感染可吸出脓液。仅皮下浅层感染时.可拆除皮肤缝线1~2针,用镊子将创缘分开即可将积脓引出。亦可在创口内置入橡皮片或其他引流物,当感染控制后大多能迅速愈合。如感染位于深层组织中.须将切口完全分开,引流必须通畅,在引流手术时须将能看见的线结取出,以免引流不畅或因线头遗留,形成一经久不愈的腹壁窦道。手术时妥善保护切口,切阑尾时注意无菌操作;缝合切口时要彻底止血和冲洗伤口;在阑尾已穿孔、腹腔已有感染时,按照具体情况放置引流或做延期缝合;都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2.腹膜炎或腹腔脓肿   主要由于阑尾坏疽或穿孔污染腹腔所致,少数由手术时污染所致。主要表现为术后体温持续上升,腹痛、腹胀和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出现以上情况须按腹膜炎原则处理.腹腔内脓肿有膈下脓肿、盆腔脓肿和肠间脓肿。一般根据其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B超检查可做出诊断。可在B超定位下进行穿刺排脓或切开引流。预防措施是术中妥善处理阑尾和彻底止血。   3.腹腔内出血   多系因阑尾系膜止血不善或血管结扎线脱落所致。大量失血表现为腹痛、腹胀、休克、贫血等腹腔内出血症状,须即刻输血并再次手术止血。   4.粪瘘   多因阑尾基底由于炎症致组织肿胀、硬脆、结扎不牢或结扎线脱落、损伤盲肠壁、盲肠本身病变(结核、癌等)或引流物过硬压迫肠壁引起坏死所致。较易发生于阑尾炎性病变严重、单纯切开引流脓肿和手术困难病例。一般粪瘘形成时感染已局限在盲肠周围,无弥漫性腹膜炎的威胁,且为结肠瘘,体液和营养损失均不严重,非手术疗法多可自愈。如经久不愈者,应进行瘘口肉芽活组织病理检查、x线钡餐或钡灌肠、窦道造影等检查,以确定其原因和病变范围后方能决定治疗方法。   5.阑尾残株炎   是阑尾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因切除阑尾时残端保留太长,手术后残株易复发炎症,仍会表现典型的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症状较重时宜再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6.粘连性肠梗阻   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较高,发病多因手术损伤或阑尾周围脓液存留腹腔所致。发病后首先应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和应用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症状多能缓解;但易复发,如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应立即手术。   二、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轻型化脓性阑尾炎;③阑尾周围脓肿,肿块不超过右下象限,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者。   抗生素:根据病情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或用甲硝挫加头孢拉定加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必要时根据腹水或血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三、不同类型阑尾炎治疗的注意事项   1、单纯性阑尾炎   切除阑尾既可防止复发,又可预防继发性腹膜炎。术中应注意:   (1)寻找阑尾   ①沿盲肠的结肠带追索:②将回肠推向腹腔内上方,用手指触探阑尾。探及到阑尾后用组织钳钳夹提起盲肠再处理阑尾:③盲肠后位阑尾,须切开盲肠外侧后腹膜,将回盲部向前向内翻起可找到阑尾。   (2)明确判断阑尾病变   切不可将临近的输卵管、甚或子宫误认为阑尾而加以切除。应明确无误判定阑尾的病理改变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合。必要时应进一步探查腹腔内阑尾周围的有关脏器有无疾患,以避免漏诊误诊。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应   及早手术治疗。术中尽量吸尽腹腔内的炎性渗出液体,不能进行腹腔冲洗,以防感染扩散。阑尾切除后如盲肠闭合不好,应于盲肠外侧置放引流物,7~10天后拔出。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原则同局限性腹膜炎,术后加强抗感染和支持治疗。   3、阑尾周围脓肿   处理原则是脓肿引流。术前应借助B超检查了解有无明显积脓及脓肿的部位。术中见到阑尾坏死脱落应取出。不必寻找盲肠以图闭合,也不必企图切除阑尾而勉强缝合而造成肠瘘。   四、特殊类型阑尾炎的治疗   A.小儿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宜早期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应特别细致,避免过多地损伤腹壁各层组织。若阑尾已穿孔,腹腔内有较多脓液时,应注意保护伤口,脓液应彻底清洗,一般不需放引流,如需放引流,应选择较软的橡胶管或细烟卷引流,注意不要压迫肠管并及时拔除之。   B.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应及时手术。术前应全面了解心肺功能,纠正代谢紊乱。对发病已久,腹膜炎较重并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要权衡手术探查的利弊,估计不能耐受手术者可只行腹部小切口引流脓液,以挽救患者。   C.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宜及早手术。如已临产,但阑尾炎轻微,可先行非手术治疗,待分娩后再决定是否手术。对已临产而发生穿孔性阑尾炎,须立即邀请妇产科医师会诊,同时考虑行剖腹产及阑尾切除术。手术疗法宜考虑切口的位置,尽量减少分娩前对子宫的刺激,术后尽可能不用腹腔引流,术前术后正确使用抗生素,合理输液及输血。   D.异位急性阑尾炎宜早期手术治疗。E.阑尾蛔虫病宜及早手术切除阑尾,取出蛔虫。对有穿孔性腹膜炎者应取右下腹探查切口,可行腹腔冲洗,便于吸出脓液和取出蛔虫,若炎症已局限,不可作腹腔冲洗。   五、中医治疗   1.瘀滞型   主证: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右下腹有压痛或反跳痛,腹肌紧张不明显,有时可扪及局限良好的肿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或细涩。治法:通里攻下,行气祛瘀。   例方:阑尾化瘀汤。   常用药:川楝子、延胡索、丹皮、桃仁、木香、金银花、生大黄。   应急措施:通腑泻热灌肠合剂ml或大黄灌肠液ml保留灌肠,每日2次。   针刺:取阑尾穴、上巨虚、足三里,方法为强刺激,持续捻针2~3分钟,留针1/2~1小时,每隔15分钟运针1次,每日2~3次。   2.湿热型   主证:腹痛及右下腹压痛加剧,腹膜刺激征明显,出现反跳痛、腹肌紧张或局限性肿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利湿。   例方:阑尾清化汤。   常用药:金银花、蒲公英、丹皮、生大黄、川楝子、赤芍、桃仁。   应急措施:双黄连粉针3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通腑泻热灌肠合剂或大黄灌肠液,或采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中草药煎剂ml保留灌肠,每日2次。3.热毒型主证:腹痛剧烈,腹膜炎体征遍及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热毒伤阴者舌质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厚腻,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热毒伤阴损阳者舌质淡干,苔黄糙或焦黑,脉沉细而数。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解毒。   例方:阑尾清解汤。常用药:金银花、蒲公英、生大黄、冬瓜仁、丹皮、木香、川楝子、生甘草。应急措施:双黄连粉针3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金黄散或双柏散水蜜调敷右下腹,每日2次;也可用金黄膏或双柏油膏外敷,每日1次。通腑泻热灌肠合剂或大黄灌肠液,或采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中草药煎剂ml保留灌肠,每日2次。

长按并识别上图







































儿童白癜风治疗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yy/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