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青春期的孩子成长,家长和老师必须读懂,避开永远的痛
这些案例提醒家长和老师,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冲动,不是生病,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如果家长和老师不懂孩子的这个心理,是最要命的事情。作为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去监管孩子青春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情。比如,离家出走、比如曾经的乖乖儿女,突然变得像刺猬和你对顶、比如沉迷游戏谁说什么都不听、比如开始追求异性朋友、比如情绪容易失控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孩子青春期间共性特征,是由于生理变化导致的心理变化,家长和老师们必须懂,懂了才知道怎么去处理,这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其实老师和家长在面对孩子时,都是一样的心情,希望他们快乐成长,健康生活。但是一定在平时生活中,除了娇宠,还要让孩子懂得社会竞争激烈,面对挫折和困境怎么摆脱。学习期间出现的错误,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免。孩子的这种抗挫折能力如果在生活中养成,遇到老师的批评、遇到苛刻的制度要执行,孩子不会出现情绪失控。02成熟,是每个孩子在经历事情后的淡定
孩子宁可赴死,也不选择改变。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情绪失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个玻璃心。这颗玻璃心,让我们的孩子在经历一些突发事件时,很容易破碎。而具有玻璃心的孩子是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所以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然后助力孩子在挫折中走出困境,这也是一件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的事情。如果孩子有面对挫折的勇气,有面对错误时要及时改正的心理,有评估家长和老师的言语是否对自己成长有利的能力,文中开始出现的事情,就完全可以避免过去。家长和老师都一样,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助力他们在经历各种事情后变得成熟,因为成熟,孩子才能淡定地对待自己的错误,并有足够的能力纠正自己的错误。青春期是孩子们从成长到成熟最易出现突发事故的阶段,想避开突发事故最好的办法,是大人懂得让步。在孩子情绪失控的临界点,让一让给孩子一个情绪缓冲点,然后通过说服而非打骂等粗暴形式让孩子退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打骂等粗暴的管教方式已经滞后,需要改变才能彰显教育的进步。03成绩,不能永无止境符合孩子特点就行
众多事故中有个话题大家不容忽视,就是为了孩子的成绩。为了成绩,大人和老师可能用一些大人的方式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约束。对孩子的成绩的期望值,也是矛盾的集中地。这里想说给家长,家庭教育的期望,一定符合孩子的实际。只要孩子尽力,甚至是竭尽全力,孩子取得的成绩都值得鼓励。不要总拿比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比,孩子成长成熟的马拉松,跑到终点的并取得名次的往往不是成绩一直第一的。所以,无论是那一次成绩,只要是孩子努力得到的家长首先给予孩子的就是认可。让孩子用自己的能力做事,做孩子喜欢的事,符合孩子的兴趣,孩子成功就是迟早的事。04成就,小成就积累多了,孩子会变得有心胸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这里种子从孕育到发芽,从成长到成熟,孩子没做成一件事,就是一个小成就,我们家长需要给孩子的是认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孩子的成就感满满。小成就积累多了,我们的家庭教育首先就给予了孩子宽广的心胸。有容乃大,注定了我们的孩子能容下各种困境和人生中遇到的各种事情。成就在我们生活中的种类非常繁多,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寻找自己希望的路,我们家长看着孩子在路上奋斗,这其实就是一种别人给不了你的幸福。让自己孩子成为一个有成就感的人,孩子的人生也会收获不一样的内容学生必须经历的成长、成熟、成绩、成就,教育的使命。家庭教育在这个使命中是开始,也是最后的收获者。助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熟、尊重每一次成绩、让孩子的人生都小有成就,在必须面对自己的人生旅程中,收获沿途风景带来的美好,也避免出现跳楼这种揪心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