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培交流王澍寰院士是如何做住院医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年暑期读完了医学系的课程,医院(医院)做两年实习。每次上台我都聚精会神观察手术的步骤,细节,每位术者所喜用的显露剥离方法,习惯用的器械。时间一长,我就掌握了他们的每招每式,并能知道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怎样做法,我给他们拉钩,能使术者看得更清楚,操作更方便。我给他们递器械,能使术者使用习惯,得心应手。

  两年实医院聘用为住院医师。在那个时候,住院大夫一般都不大教实习大夫。要靠实习大夫自己去摸索闯练,避免走弯路,给病人造成痛苦,我对此深有体会。所以我做了住院大夫之后,首先考虑的是怎样指导实习大夫做好工作。两年的实习,使我对实习大夫的工作已驾轻就熟。应该怎样做好实习大夫,怎样做可以事半功倍少走弯路,大量的技术操作都有什么诀窍等等,日复一日毫无保留地教给实习大夫。使实习大夫们感到关系亲切,工作顺利,日有收获,他们都愿意和我在一个组工作。

  住院医师阶段,是在漫长医生生涯中迈出的第二步。这个阶段做得好坏,关系到将来的成长。作为外科住院医师,在此阶段不但要积累大量临床经验,训练手术技术,而且要丰富理论知识。

  临床经验,主要来自病人。阑尾炎本来是一个常见病,一般高年资住院大夫都能单独诊断、手术。但我见到个别上级大夫,在术前能说出该例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病情程度,确切的变异位置,当打开腹膜时证明果然如此。我在钦佩之余曾请教这位医生,他说,是根据询问病史和体检判断的。但究竟如何询问、检查和判断并未细讲。通过这一事例,我看到这位医生能想到人之所不想,能料到人之所不料,真是技高一筹。但同时又想到,他能做的事我也应该能做到。在此事例的启发下,我对接收的每一位病人,都作为对我的一次考试,询问、检查、分析、判断,无一不认真、细致、入微,术前术中反复对照,术后密切观察。日积月累,临床经验提高很快,不但对阑尾炎能做到前面所说的判断,而且对很多常见与不常见的疾病,能考虑全面,分析深入,判断准确,治疗得当。凭借这种训练,在大查房时往往对病情能提出一些不同的见解,而又常常被手术所证实。

  在第一年住院医师快做完时,有一次为一小孩做腹股沟疝修补术,一切准备好后,主治医师站在术者位置上,拿起手术刀,忽然向第一助手的我提出了几个问题。疝修补有几种术式?各式的适应证是什么?这一例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做?我都一一做了准确的回答。然后他把手术刀交给了我,换了位置,让我来做这一手术。在这位主治医师的帮助下,用了不到一小时完成了手术,术中没有让上级医生说一句话或纠正一次动作。这是我做住院医生一年来,也是参加外科工作三年来第一次主做的较大手术。几天后,一次值夜班,来了一例急性阑尾炎,需立即手术,但当时的术者住院总医师有些感冒,他让我替他做了这次手术,不到半小时手术顺利地完成了,这是我主做的第二例较大手术。此后,由于日渐取得上级医师的信任,手术机会渐多,技术日趋熟练。

  要做一个外科家而不是一个手术匠,光会做漂亮的手术不行,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与我同宿舍楼的一位主治医师,是全院公认的技术全面知识渊博的医生,他每天五点起床,在楼道里读书打字记笔记,无论严寒酷暑,终年不断。我想他所以有些成就,绝不是老天恩赐,而是与他下的工夫分不开的。从那时候起,我也每天五时起床,看文献,写笔记,描绘图谱。时间一长,手中的有形材料多了,不知不觉脑子里的无形资料也多起来。在病人床旁,手术台上,对实习大夫、低年住院大夫的讲解也多起来。因此,他们都愿和我一起查房上手术。在全科的文献报告,病例讨论时,也经常能引经据典评论一番。工夫不白下,从中得到了好处。这个早起、读书的习惯一直坚持了几十年。(来源:人民军医出版社《医界名家从医感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wc/3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