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痛经不同于其他的疼痛,如头痛、牙痛、腰痛等,治疗好了以后,可能就不再疼痛,或者说疼痛发作的间隔时间会很长。痛经的最大特点,或者说最让人烦恼的是,每次来月经都要疼痛,每个月都要被煎熬一次,可以说是“烦不胜烦”,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几个治疗痛经的方法。
痛经的发生率:根据英国一家医学权威机构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女性中80%有不同程度的痛经。在美国,有周期性月经的妇女中90%有痛经,36%—直或常有痛经。在我国,早在年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对29个省、市、自治区13万多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痛经者占33.19%,也就是说1/3的女性都会被痛经困扰;因此,我们说,痛经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其主要特点是:盆腔无器质性病变,常见于年轻未婚、未产女性,大多数婚后或产后疼痛可以缓解。这种痛经发病原因简单,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临床疗效较好。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常继发于某种疾病之后,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宫腔粘连、宫颈狭窄、宫腔内异物等,很多患者都可追溯到具体的发病原因。如有的患者会告诉你:医生,我以前来月经是不会疼痛的,就是做了人工流产后,每次来月经就出现痛经;或者是得了盆腔炎以后,每次来月经就出现小腹和腰骶部疼痛。继发性痛经的主要特点是:伴随某种疾病而来,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多见于已婚、已产的妇女。我曾经碰到过一位患者,她是一名小学教师,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医生,每次来月经的时候,我都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就想干脆死掉算了;但月经干净以后,又感觉还是活着好。大家可想而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疼痛,可以让人放弃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原发性痛经。之所以发生痛经,与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状态有关。有的朋友就会问了,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状态,每个女性都是一样的啊,为什么有的人不痛,有的人会痛;有的人即便是出现疼痛,也不厉害,而有的人就会痛到晕厥?这与每个人的体质状况及发病因素密切相关。痛经之所以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与经期冲任气血变化有关。经期或经期前后,由于血海由满盈而溢泻,气血由盛实而骤虚,冲任、胞宫气血变化急骤,加之致病因素乘时而作,导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因而引发痛经。而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虽然致病因素也存在,但尚不能引起冲任、胞宫气血阻滞或失养,所以不发生疼痛。就像我们往水杯里到开水,刚开始的时候,水慢慢地增加,我们感觉不出来,更不会被烫伤;但是当快要满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开水就会溢出来,很可能就会烫伤我们的手。痛经的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主要病理特点为“不通则痛”,或者“不荣则痛”。各种原因是如何引起痛经的?首先,我们来讲,气滞血瘀为什么会引发痛经?这类患者,由于长期闷闷不乐,或者动不动就发火,使肝气不舒。中医认为,气血是相互依存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滞盛则成瘀,最终导致瘀阻胞宫、冲任。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宫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若此时再伤于情志,肝气更为郁结,气血壅滞更甚,经血运行不畅,发为痛经,或者痛经进一步加剧。如果辨证为这一类型的,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会嘱咐患者,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于紧张、焦虑和恐惧,这样有利于肝气舒畅,气血流通,从而缓解痛经。其次,寒凝血瘀为什么引发痛经?这类患者,多有经期淋雨、涉水、游泳等病史,或月经将至过食生冷、内伤于寒,或夏天过于贪凉、长期置身于空调的环境,或居住的地方比较阴暗潮湿等,导致风冷、寒湿客于冲任、胞宫,使胞宫、冲任气血凝滞。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宫气血更加壅滞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引发痛经。如果辨证为这一类型的,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会嘱咐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之品,夏天不能长时间吹空调,更不能游泳、洗冷水澡等,这样有利于寒邪温散、气血流通,从而缓解痛经。再者,湿热瘀阻如何引发痛经?这类患者,多见于宿有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摄生不慎,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与血相搏结,流注冲任,蕴结于胞宫,阻碍正常气血运行,从而形成湿热瘀血内停。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宫气血更加壅滞不畅,“不通则痛”,发为痛经。如果辨证为这一类型的,我们会嘱咐患者,要注意改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忌食膏粱厚味之品,如油炸油煎、巧克力、甜食、肉类等,因为膏粱厚味容易酿生湿热;另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上述三种原因引发的痛经,为实证痛经,临床较为常见,疼痛比较严重。下面两种为虚证痛经,临床较为少见,疼痛也比较轻微。一是肝肾亏损引发的痛经。这类患者多因禀赋虚弱,肝肾本虚;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同源而相互滋生;由于肝肾亏虚,导致精亏血少;或因房劳多产,损及肝肾,也可以导致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宫失养。经期经血下泄,血海更加空虚,冲任、胞宫濡养不足,“不荣则痛”,从而引发痛经。这类患者除痛经外,可能还会伴有月经推后、量少等。二是气血虚弱引发的痛经。这类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于脾胃虚弱,气血的化生不足,临床多见于挑食、常常拉肚子,或者是饮食不规律的人;或大病久病,或大出血后,如妇科常见的月经过多、崩漏、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还有贫血等,均可导致冲任气血虚少。经期经血下泄,血海气血更加不足,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再加上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因而发生痛经。这类患者也可能会伴有月经推后、量少等。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定是痛经?痛经的诊断,应该说是很容易的,有些患者会直接告诉你,我每次来月经小腹都会疼痛,想开一点止痛的药物。痛经,顾名思义,就是经行小腹疼痛,非常有规律,总是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的发作。疼痛多发生于经前1~2天,或行经第1~2天,偶尔有延续至月经干净,或于月经干净后1~2天才出现疼痛;疼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样疼痛,或胀痛并有下坠感;疼痛可波及全腹或腰骶部,或外阴、肛门坠痛,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发凉,甚至晕厥等。痛经的疼痛程度,虽有轻有重,但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这可以和炎症引起的疼痛鉴别。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妇科检查:无任何阳性体征,也就是说,子宫的大小、质地是正常的,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现子宫体极度屈曲,双侧附件也没有任何异常。未婚女性我们会建议做一个B超检查,一般报告单会提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这也可以与继发性痛经及异位妊娠、胎动不安相鉴别。临床诊断时,还要注意与发生在经期或于经期加重的内科、外科、妇科等有腹痛症状的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结肠炎、膀胱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相鉴别。痛经应该如何治疗?这部分内容,应该也是大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