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有的相距很近,如肝和胆,胃和胰,盲肠和阑尾,气管和食管、前列腺和膀胱等脏腑器官的生理位置相近,因而反射区也常连在一起,中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线。按摩时如某个反射区有痛感,很难确定是哪个器官的病变,因此,笔者将其与祖国传统医学的经络穴位结合起来用于诊断和治疗,使足诊更具准确性。
1.如果在肝胆反射区发现痛点,需再按压胆经的丘城穴(相当于上身淋巴腺反射区)和肝经的期门穴。若这两处穴位都有痛感,可判断为肝胆并发炎症;若仅丘墟穴有痛感,期门穴无痛感,可判断为胆囊或胆道疾病,若仅期门穴有痛感,而丘墟穴无痛点,可判断为肝脏疾病。
2.如果盲肠和阑尾反射区发现痛点,需加按胃经的足三里穴下方的阑尾穴以作出判断。若阑尾穴上痛感非常严重,可判断为急性阑尾炎。
3.心和脾的反射区相邻,若脾脏患病可在脾经隐白穴,大都穴之间(相当于鼻反射区)有痛感,若此处无痛感,则考虑心脏疾病。
4.如果胃和胰反射区有痛感,在邻近胃的任脉穴位、上脘穴,中脘穴或下脘穴有痛点可判断为胃病,若经过胰脏附近的肾经穴位石关穴有压痛点,可判断为胰腺炎。
由上述可知,相邻反射区有压痛感需鉴别诊断时有两种方法。一是加按该脏器的经穴。如例1和例3:二是加按经过该脏器的经穴如例2和例4。
该方法尤其适用于7-15岁儿童,儿童的脚小,反射区密集,较难区分。加按经络穴位能很快查明发病部位。
运用这种办法诊断疾病,缩短确诊的过程和治疗疾病的疗程,提高可效率。
免费体验活动,点击图片链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