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按病种付费”?
按照官方的解读:患者从入院开始,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诊疗最终达到临床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护理、床位、药品及医用耗材等各项费用全部明码标价,医院按标准收费,医保和患者按规定比例付费。
国家发改委于年元月10日,于
根据方案,年底前各市开展按病种收费的病种数量不少于个。
鼓励将日间手术纳入按病种收费范围。
按病种收费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是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具有积极作用。
据悉,我省将按病种收费重点在临床路径规范、治疗效果明确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领域开展,鼓励将日间手术纳入按病种收费范围(所谓“日间手术”,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手术模式,即将部分手术候台时间大幅缩短,让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入院、检查、手术、出院的全过程)。
按病种收费标准包含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的诊断与治疗等全部费用,即从患者入院,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化诊疗最终达到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检查检验、护理以及床位、药品、医用材料等各种费用。除患者自愿选择的超出普通病房标准的部分以及少数价值高、同类产品价差大、使用数量和规格不确定、患者选择性强且为植入性的耗材可另单独收费外,医院不得在病种费用标准外另行收费,不得将入院后的检查检验等费用转为门诊收费。
收费标准实行最高限价管理
方案中明确,各市要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诊断明确、技术成熟、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原则,参照国家遴选的个病种,结合各地实际,科学合理选择按病种收费的病种,可在国家提供的病种目录内选择,也可结合本地实际自主选择已经开展比较成熟的病种。
医院都要选取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收费。到年底,各市开展按病种收费的病种数量不少于个。
根据规定,按病种收费标准实行最高限价管理。收费标准可参考临床路径和技术规范,以医疗服务合理成本为基础,体现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结合前三年病种实际发生费用并剔除不合理因素等进行测算,综合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医院等级制定按病种收费标准,并与医保支付水平相衔接。
同时,根据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按病种收费和付费政策的衔接,充分发挥按病种收付费的协同作用,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进按病种收付费工作的开展,控制不合理费用增加,切实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安徽省
合肥晚报:安徽省医保支付将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合肥在线10月9日凌晨消息日前,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年起,安徽省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付费方式多了花钱少了
以往,医保支付方式主要是“按项目付费”,弊端是容易造成过度治疗,感冒发烧可能花去数千元。今后,安徽省实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这将给患者更多的选择性,从而花最少的钱看病。
意见明确,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同时,安徽省将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逐步将中医药适宜技术门诊病种和中医住院优势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从“时间表”上来看,今年,各级新农合管理部门分别选择不少于个病种(病种组)实施按病种付费;到年,医院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出院病例数要达到新农合总出院病例数的50%。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方面,今年也要选择不少于个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改革,到年,医院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出院病例数要达到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总出院病例数的30%。
到年,安徽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医院实施按病种(床日)付费的出院医院出院病例数的70%以上,全省范围内普遍实施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
将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
所谓的按病种付费,指的是将整个治疗过程的费用打包,医院无论花费多少,都将按照“付费标准”来付费,医院自行承担。在不少专家看来,用按病种付费来替代按项目累计收费方式,医院以药养医“毒瘤”的药方之一。
在意见中,明确提出重点推行按病种收付费。年底前,安徽省每个城市按病种收付费不少于个病种。原则上,对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且质量可控、费用水平可考量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逐步将日间手术以及符合条件的中西医病种门诊治疗纳入病种付费范围。省内已经实行按病种付费的要继续实施,并巩固完善。
新实施的病种付费,以既往费用数据和医保基金支付能力为基础,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中西医病种付费标准,引导使用适宜技术,节约医疗费用。已经实施按病种收费的,要统一病种收费、付费标准,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共同分担。安徽省还将完善按病种付费医保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既要提高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控制医保支付费用和患者自付费用。
安徽省启动DRGs付费试点
DRGs付费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先进的医保付费制度,指的是“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综合考虑病例的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从今年开始,安徽省也将试点该项付费方式。
“启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研究与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DRGs付费试点。”意见明确,探索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技术为支撑进行医疗机构诊疗成本与疗效测量评价,加强不同医疗机构同一病种组间的横向比较,利用评价结果完善医保付费机制,促进医疗机构提升绩效、控制费用。逐步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用于实际付费并扩大应用范围,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费、付费标准包括医保基金和个人付费在内的全部医疗费用。
此外,安徽省还将推行完善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逐步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方案标准、评估指标明确的慢性病入手,开展特殊慢性病按人头付费。对于精神病、安宁疗护、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可采取按床日付费的方式。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罗敏
福建省:4月1日率先执行按病种收费
福建日报:福建人看病按病种统一付费从这个病种开始福建日报4月9医院看病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变化?以前看一次病要花多少钱,是要等到治疗结束、医保结算完才知道;现在看一次病要花多少钱,从你确诊开始就可以算出来啦。
幸福来得这么突然?
这是因为我大福建从4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行患者就诊按病种付费,而且首批就明确了有医院按统一价格付费。
(首批病种收费标准表,点开可查看大图)
官方是这么解读的:
患者从入院开始,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诊疗最终达到临床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护理、床位、药品及医用耗材等各项费用全部明码标价,医院按标准收费,医保和患者按规定比例付费。
按规定列入“除外内容”的耗材,以及患者自愿选择单人间、双人间以及特需病房,其床位费超出普通病房标准的部分可单独进行收费,这两部分不计入病种收费标准。除此之外,医院不得另收其他费用。
用大白话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省医保患者(在职),不幸突发急性阑尾炎要马上到协和、省立、附医院做手术,以前你知道会花多少钱吗?你肯定不知道,不仅你不知道,医院也不知道。现在你只要被医生确诊是急性阑尾炎,就可以立刻知道:
怎么样,看病终于可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消费了,是不是要来点掌声?
在这里,屏山君要隆重介绍一下出台这项政策的“人物”——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省医保办”)。
医保办?这是个什么部门?医保不是人社厅管吗?医保不是民政厅管吗?不对,医保是卫计委管的吧?
都不对!去年9月起,我省已经把省人社厅管理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生育保险,省卫计委管理的新农合,省民政厅负责的城乡医疗救助等职能进行合并,更重要的是,将药品采购、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管理职能并入省医保办。
那这个医保办能为咱们做什么?屏山君再用大白话告诉你:它能帮我们看病更容易、看病更省钱。
有这么大能耐?呵呵,给你看看谁在给它撑腰——
内行人一眼能看出来,咱福建的这个医改领导体制突出一个“三医联动”(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而医保恰恰是“三医联动”的牛鼻子,改革先要改医保——把买药、用药、付费等环节从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让“埋单”的人来管“点菜”,让管钱的人来管医疗行为。
专家评价,福建这个构架“顺顺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医改,就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怎么解决“难”?
我们通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组建县域内医疗联合体、创新基层医疗服务模式等方式推进分级诊疗;
怎么解决“贵”?
我们通过药品零差率、药品采购方式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方式“腾笼换鸟”,遏制过度医疗、引导合理就医。
咱外行人看不懂机制体制没关系,咱来看看最近医学界的权威机构——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医院竞争力--医院强》排行榜。
在这份排名里,福建医院、福建医院、医院榜上有名。医院首次进入权威医院百强榜。能进入这份榜单,说明咱们的医疗水平确实在提升,今后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也更有底气了。
而这也是咱们福建医改这两年来为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之一。去年9月,医院、上海交通大医院、医院组队来闽,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院签订帮扶合作共建协议。在年至年五年期间,医院将带来量身定制的“输血方案”,提升我省医疗技术水平,助力福建医改。
共建以来,我省3医院建设单位积极主动对接北京、医院,加快建设步伐。目前,医院16个专科、医院22个专科、医院9医院相应专科进行了实质性对接,国家3所医院近余人次的专家学者专程来闽,生成了一大批的具体合作项目。医院周良辅院士工作站落地医院,为神经外科患者带来高水平治疗。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疑难重症患者有望在省内治愈,不要再长途奔袭到北上广,医院排长队、花大钱了。
不瞒你说,最近几年,福建医改在全国“声音很大”,大家都说咱们是全国医改的排头兵。在屏山君看来,这不仅是业内人士钦佩咱们在医改上敢啃制度“硬骨头”,更是对咱们医改在助力老百姓“获得感”上的一种肯定和鼓励。福建医改还将释放出哪些惠民政策能量?屏山君将时刻
二、合理确定具体病种和收费标准
结合各地前期试点和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按照诊断明确、技术成熟、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原则,我们遴选了个病种,供各地在推进按病种收费时使用(具体目录见附件)。相关病种技术规范,将委托有关行业学会或协会,统一对外发布,作为各地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制定收费标准的参考。各地可在国家公布的个病种范围内选择开展,也可根据当地实际自行确定具体病种。
各地要按照“有激励、有约束”的原则制定病种收费标准,逐步建立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收费标准要以医疗服务合理成本为基础,体现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参考既往实际发生费用等进行测算。按病种收费标准原则上实行最高限价管理。按病种收费标准包含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的诊断与治疗等全部费用,即从患者入院,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化诊疗最终达到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麻醉、检查检验、护理以及床位、药品、医用材料等各种费用。在病种费用外不得另行收费,不得将入院后的检查检验费用转为门诊收费。
三、扎实做好按病种收付费衔接
各地价格、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按病种收费和付费改革的衔接,充分发挥按病种收付费的协同作用,形成政策合力,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降低群众个人费用负担。医保经办机构要结合本地实施按病种收费的病种,综合考虑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和参保人员负担水平等因素,通过与医疗机构进行谈判协商,合理确定相应病种的医保付费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四、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政策
各地在改革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狠抓政策落实。各地价格、卫生计生部门要制定出台考核医疗机构按病种收费工作的政策措施,强化激励约束,建立奖惩机制,调动医疗机构按病种收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将按病种收费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按病种收费监督评价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病种费用变化、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督。医疗机构不得推诿重病患者,不得无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分解患者住院次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要进一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强化基金预算管理,完善谈判协商机制,科学制定按病种付费标准。
医疗服务实行按病种收费是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机制改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定价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手段。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在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过程中,要强化新闻宣传,正确引导舆论,为推进按病种收费创造良好环境。改革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报告。
附件:个病种目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