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未来的发展中心在哪?先说结论:作为外省的人认为重点是合肥和马鞍山,芜湖等沿江城市以及淮河地区。下面分各区域来重点说说。省会独大模式,集中力量发展合肥,积极加入长三角经济带,是当前安徽重要策略。首先是三分巢湖之后,拿下第五大淡水湖,成为了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霸都”,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集中资源倾斜到合肥,政策引导,企业入驻等都优先选择合肥,但是遗憾的是安徽东面是苏南,这里是长三角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没人愿意背土离乡,但是由于安徽企业太少,工资低,但是房价也高,这样会留不住人。所以未来合肥还会继续集中发展,这样才能将原本外流的人给拉回来。皖东地区机遇大: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周边的芜湖马鞍山都会得到快速发展机遇。提出南京都市圈的南京也是个实战派,一面修地铁轻轨,一面跟周边城市签订合作协议,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沿江和皖东地区优势明显,虽然身处南京与合肥之间,但是芜、马两市并没有满足于成为南京的“后花园”,两个地级市在受到大都市辐射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视自身的独立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也是非常快的。皖江西段整体水平较差,联合发展也暂不明朗。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是未来
发展趋势,既要索取,也需要付出谦让和做出牺牲。这三个城市虽然具备合作发展的条件,但却没合作心,此外还有迷之自信,觉得自己能成为区域的中心。从各自规划可见一斑:安庆市未来的发展重心肯定是向上游的望江与西北的怀宁与潜山加速发展,铜陵依旧往东,池州不愿意当陪练。所以三个地级市不管是各自发展还是联合发展,皖江西段的发展还亟待提高。淮河流域及皖北潜力很大。年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的沿淮及皖北等地级市潜力都是非常大的。蚌埠是安徽段的中心城市,必然得到飞速发展。我之前的滁州同事有些悲观的说:本身我是支持合肥发展的,但是也得侧向于北部均衡吧。现在有趣的是大部分安徽人还是首选去江浙上班,南京,苏州工作。合肥修了好几条铁路只是加速了人才流动而已,而且我们滁州想去合肥,还得跑到县里做火车,太尴尬了。这倒为所谓,现在成天宣传上轻轨,搞地铁,把房价提到很高,而工资却原地踏步,感觉生活很艰难。皖北的阜阳、亳州、亳州、淮北等地级市需要提升存在感,找到合适的定位。总的来说,合肥肯定是未来安徽省发展的重中之重,芜湖与马鞍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必然会牢牢的占据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就看淮河区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ys/1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