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企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的品种较多,相应的生产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技术进步和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研发生产的新技术也不断涌现。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生产厂商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周期较长,开发过程不确定因素较多,开发成功后还存在能否及时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因此,企业面临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风险。
图表:-年中国煤化工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研究院
根据中研研究院《-年煤化工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得知,我国煤化工行业的供给能力完全能够满足下游需求,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能源及原材料的基础保障,年中国煤化工市场规模达到亿元。
1、安徽省推进四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
从召开的安徽省石化产业调整振兴会议上了解到,安徽省正着手出台具体措施,加快建设淮南、淮北、阜阳亳州、巢湖四大煤化工产业基地。
淮南煤化工基地依托淮南矿业集团和淮化集团,采用洁净煤气化工艺路线,发展合成氨延伸加工化肥和硝酸等无机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和煤基产品,以及以合成氨、硝酸等为基础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全国大型煤化工基地。
淮北煤化工基地采用煤焦化、煤电石工艺路线,依托淮北矿区丰富的炼焦煤资源,聚合周边岩盐和石灰石资源,建设大型煤焦、煤电、盐化一体化加工基地。发展煤焦油深加工、PVC等产品,将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建成我国规模最大、集约化程度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重化工业工程。
阜阳亳州煤化工基地采用洁净煤气化工艺路线,以建设百万吨级尿素生产基地为目标,依托临泉化工公司、昊源化工公司和三星化工公司等化肥企业,利用阜阳亳州煤炭产地和粮棉产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农用化工,同时延伸产品链,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建设昊源、临化等精细化工园。
巢湖煤化工基地依托安徽华谊化工公司化工园、皖维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煤基系列产品及其深加工醋酸系列、丙烯酸系列和甲醇、聚乙烯醇等产品,建设煤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化工于一体的化工基地。
2、安徽省煤化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由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项目“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技术开发”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委派的专家组经72小时考核,该项目设计的千吨级合成气制乙二醇中间试验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装置运行稳定安全,取得了符合标准的优质聚酯级乙二醇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合成气制乙二醇”俗称“煤制乙二醇”,即以煤代替石油乙烯生产乙二醇。该项目于年1月启动,目前两项实用新型已获得专利授权。“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技术开发”的成功是煤化工技术的重大突破,开辟了由煤炭经气化替代石油生产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的新型工艺路线。据测算,目前全世界用石油乙烯生产的多万吨乙二醇,若都以煤为原料进行生产,那么,节省的石油相当于新开发一个年产万吨原油的大庆油田。
乙二醇是石油化工重要的、大吨位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作汽车防冻剂、聚酯合成纤维的原料等,近年来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为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2%,该项目的技术突破对我国发展煤制乙二醇、煤炭资源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淮化公司已与西部新时代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年产30万吨煤制乙二醇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许可费收入达1.亿元。下一步,淮化将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改造建立一条年产10万吨的生产线。
3、安徽四大煤化工基地
安徽省正着手出台具体措施,加快建设淮南、淮北、阜阳亳州、巢湖四大煤化工产业基地。
淮南煤化工基地依托淮南矿业集团和淮化集团,采用洁净煤气化工艺路线,发展合成氨延伸加工化肥和硝酸等无机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和煤基产品,以及以合成氨、硝酸等为基础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全国大型煤化工基地。
淮北煤化工基地采用煤焦化、煤电石工艺路线,依托淮北矿区丰富的炼焦煤资源,聚合周边岩盐和石灰石资源,建设大型煤焦、煤电、盐化一体化加工基地。发展煤焦油深加工、PVC等产品,将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建成我国规模最大、集约化程度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重化工业工程。
阜阳亳州煤化工基地采用洁净煤气化工艺路线,以建设百万吨级尿素生产基地为目标,依托临泉化工公司、昊源化工公司和三星化工公司等化肥企业,利用阜阳亳州煤炭产地和粮棉产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农用化工,同时延伸产品链,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建设昊源、临化等精细化工园。
巢湖煤化工基地依托安徽华谊化工公司化工园、皖维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煤基系列产品及其深加工醋酸系列、丙烯酸系列和甲醇、聚乙烯醇等产品,建设煤化工、精细化工、材料化工于一体的化工基地。
4、阜阳跻身安徽省四大煤化工基地
安徽省阜阳市把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作为工业化的方向之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培植产业集群,不断加快煤化工基地建设。该市目前已成为全省四大煤化工基地之一,化肥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能力居全省前列,目前,该市拥有两家全省化肥产量最大企业,全市尿素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甲醇、双氧水产量居全省首位,吗啉产量居亚洲第一,形成了从合成氨到碳铵、尿素、甲醇、甲醛、吗啉、双氧水等精细化工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