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非常高!很多人即便出院后也深受其扰,常伴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终身依靠轮椅等,并且随时面临复发的可能;临床上称之为脑血栓后遗症,常常要求终生服药或者联合用药;有没有既不损伤身体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呢?医院电热针发明者夏玉清主任准确的告诉我们,中医电热针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脑血栓后遗症!
电热针在脑血管后遗症上的作用
中医认为脑血管病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其发病机理是多原因造成气血亏损、痰瘀淤血等阻滞经络所致。其治疗原则为调整阴阳、平肝熄风、疏通经络、补益气血等;电热针兼顾传统豪针与艾灸双重功效,对经络腧穴的刺激作用更为明显,并可进行埋针持续作用;且恒温可控,在针刺得气后可以根据病情转换进行调整,在温热效应的鼓舞下引导气血走向。《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风半身不遂,先于无病手足针,次针其有病手足,宜泻不宜补。合谷、手三里、曲池、肩井、环跳、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绝骨、昆仑。”使用电热针作用诛穴可以有效的疏通局部气血经络,缓解病灶血管压力,恢复动脉血管壁弹性,从而改善全身气血循环,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恢复生理功能。《内经》中有“治痿者独取阳明”的说法,针对手足麻木无力、半身不遂等肢体症状,采用电热针在治疗过程中要兼顾气血运行并结合标本虚实传变,以通利经脉,濡养筋脉,可以有效改善偏瘫肢体气血,恢复肢体功能;“脑为髓之海”,神明之所在,气血汇聚于此,针对脑血栓阴阳偏颇、气血逆乱等,采用电热针在治疗过程中兼顾疏通脑络,活血化瘀,补精填髓,可以促进脑部受损的中枢神经恢复,促进脑功能的代偿,使得气血运行通畅,恢复脑部功能。
为什么左侧病却治疗右侧?
交叉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对侧取穴。指肢体左侧部位有病,取肢体右侧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右侧部位有病,取肢体左侧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是循经取穴的一种变法。它是根据《内经》中的“巨刺”“缪刺”法而来。一般又有左右交叉取穴与左右上下交叉取穴之不同。它们在临床应用时皆可再分两个方面:一是取病变经脉对侧经脉上的经穴。如左侧面瘫,取右侧合谷或足三里;二是取与病变部相对应的腧穴。如左肩髃处压痛,取右侧肩髃治之,或取右侧髀关穴治之。此法尤适宜扭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四肢部局限性疼痛症。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中医在治疗脑血栓后遗症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应用,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夏玉清
主任医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电热针灸学科带头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电热针灸室主任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理事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
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会老年病组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半个多世纪
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擅长治疗
电热针治疗肿瘤,神经内科疾病:脑血管病、脑血栓梗塞后遗症及各种神经痛,进行性肌无力等。心血管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炎、脉管炎、血栓静脉炎。骨科疾病:骨折后腰椎病各种骨关节病。内分泌系统:糖尿病及并发症、痛风、甲亢、尿崩症。妇科疾病:痛经、不孕不育症及各妇科炎症。五官科疾病:耳聋、耳鸣、过敏性鼻炎、急慢性咽炎、喉炎、牙痛、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针灸美容:黄褐斑痤疮、黑痣、皮肤癌等;疗效显著。
会诊详情
会诊时间:周一、三、五下午
会诊地点:医院
友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