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急腹症,系由于阑尾腔梗阻及细菌感染所致,中医称为肠痈,其病因为肠腑功能失调,湿热积滞于肠道,气血凝滞而发病。阑尾炎是肠道病变,肠道是以通为用,故治疗上以通腑排便为治疗首选。
病情:
男,18岁,年1月13日开始出现腹痛,晚上腹痛剧烈,妈妈以为吃坏肚子,给其刮了背部(腰以下应该重点处理的区域孩子怕疼不肯刮,故效果不显),到半夜未见好转,疼痛加剧,医院急诊,医院按急性阑尾炎诊治,给予挂水消炎处理,忙到凌晨两点到家,患者在家睡了一个上午,起来后右下腹部及中部依然疼痛拒按,没有食欲,走路、坐电动车颠簸疼痛,妈妈不想让孩子用太多的抗生素,与我约定下午来贴耳穴试试。
望诊:
可见耳廓内腹腔和三角窝处呈大片红色和脱屑现象,显示下焦有炎症,阑尾穴4处深红凹陷,探棒触之疼不可耐;阑尾1-2处也是大片红色和脱屑现象,用手触之软骨僵硬,按压疼不可耐。
我如实告知是第一次用耳穴治疗阑尾炎,没有经验,但是凭我的感觉有8成把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了黄丽春老师和周老的配穴方案,拟定取穴为:阑尾1-4、小肠、大肠、直肠下段、肛门、腰椎2、督4,交感。先用探棒找到了阑尾1-3,把耳豆贴上去,患者就开始打嗝矢气,我知道已经得气了,因为记得一位耳穴届前辈在书里说:“按压耳穴后,只要患者可连续排气排便,症情就可改善或者消失”。
当时见到患者的反应后立马心里有了底,继续探寻其他阳性反应点(周老称之为高升点),一一按穴贴上去,贴好后每个穴位各按压了36个呼吸的时间。在按压的过程中,患者连续嗝气,中间还排尿一次,按压结束,让其探测腹痛情况,基本没有了,只是中间用力按压还有些疼痛,与调理之前的情况相比已经大为好转,嘱其回去坚持压穴加强疗效,如果回去后不再复发,也需在5天后来进行第二次贴穴,以进一步巩固疗效,去除病根。
李氏砭法的脊柱中心错位疾病理论认为,阑尾炎的问题与腰椎第2节有关,腰椎第2节有控制阑尾器官的神经根,如果腰2出现问题,也可能导致阑尾的病变。查看患者腰椎的情况,发现从胸椎下端到腰椎第4节段,脊柱两侧软组织紧绷凸起,中间形成一条明显的凹陷,可见此段脊柱的生理弧度出现了偏差,是阑尾病变的根源所在。
肠道功能失调是标,脊柱问题是本。于是用虎符铜砭加刮了此处脊柱段,以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防止复发。经刮痧后可见两侧软组织僵硬程度明显改善,脊柱凹陷状况有所改善。之后又取小腿部胃经上的足三里、阑尾穴(足三里下2CM)、大小肠的合穴上下巨虚,把此段刮透。全部处理结束后,患者不仅不疼了,而且食欲大开。
第二天我跟踪情况,反馈的情况如下:
由此可见,耳穴结合刮痧,帮助调动阑尾炎患者自身经气,通过自身的自愈力,把肠道的气血积滞排出体外,让身体回归正常轨道,其效果显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感谢中医学习路上的各位老师,愿中医走进更多家庭,惠及更多百姓,愿天下无疾,天下无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