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都被哪些经典故事骗过,我们今天来看清真相。
爱因斯坦数学不好,只考了1分。结果人家是在德国读的书啊!德国1分是最出色的啊!!大家是不是拿这个故事当励志作文素材写了很多年啊,还不止一两次出现在你的作文里面!!!用得得心应手啊~~~
《爱迪生救妈妈》人民教育出版社年10月。课文大意:爱迪生刚满7岁时,就用镜子反光的原理来照明,让医生在自己家里为妈妈紧急做了急性阑尾炎手术。
《爱迪生救妈妈》的真相:急性阑尾炎被记录可手术治疗始于年,爱迪生出生于年,也就是说即使他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并且有医生给做手术,这一年爱迪生已经39岁。最可怕的真相是,在他33岁那年,他发明的白炽灯已经在全美售卖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那时已经是大发明家,手里握有白炽灯专利权的大富豪托马斯爱迪生在他妈妈急性阑尾炎医院,就连有医生发善心到家里给他妈妈做手术也不给点电灯。
度娘的说法: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有。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一项巨大贡献。过去一般认为纸是汉代蔡伦所发明的。根据近代考古发现,远在西汉就已出现纸。
可怜的赵括,他那个时候还没有纸呢。
小时候听到比尔盖茨退学创立微软,成为全球首富。
长大了才知道,盖茨生于律师之家,家境富庶,爹妈看他太聪明,普通学校根本不适合他,就送他去西雅图著名的私立中学。盖茨正是在这所中学接触到计算机,并且在中学阶段就积累了近万小时的编程经验。要知道,那可是在计算机刚刚出现不久的年代,这样的经验放眼全球也没几个人有。
《论语》曲解案例是“以德报怨”。说这四个字出自论语没错,可说它出自孔子就不对了,孔子根本没有说过。
《论语》原文是这样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有人来问孔子:“能以德报怨的人是不是很厉害?”孔子反问:“那人家对你好,你还有的报答吗?”据此得出自己的结论,正常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明明是被孔老夫子批评纠正了的“错误”想法,结果传着传着就成了他老人家自己的名言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什么???皮匠三个???天呐!!!既生亮何生三个臭皮匠啊!!!
“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我们就这样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这个不是名人典故,曾经有段时间,看很多女生Q签名用这句: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时有女子》BY匡匡)。其实是有后半句的,而且原文讲述的是两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女生这样随便用真的好吗o(╯□╰)o
新话社
不做信息的发源地,只做资讯的搬运工
每天用“串联”的方式搬运有看头的教育资讯
集合教育行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