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硕士研究生,全科主治医师,医院规培结束后进入江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参加义诊,他每月为离休干部服务,他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他组建骨质疏松患友俱乐部。
年,他申请参加了第22批上海市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来到云南省文山市马塘镇开展医疗援助。他克服语言沟通的障碍,迅速适应工作生活环境,第二天便参与到卫生院相关工作中。为提高卫生院医护诊疗能力,他立即着手制定业务学习讲座计划,并且根据院内实习生的学习目标,细致安排具体的带教任务。他充分利用下班时间制作院内讲课的各类课件:“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心肺复苏培训+考核”以及需要全科医生掌握的“SOAP病例书写规范”……他的讲课受到了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欢迎与好评,大家都说:“郑医生的课易于理解,内容规范、实用,可以立即应用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云南援助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定期下乡,为不便外出就医的村民上门医疗服务,或者在村卫生室开展义诊活动。有一位脑梗塞后长期卧床的李老伯,上门随访时发现他血压很高,老伯却认为不吃药没问题,他立即用老伯易懂的方式和语言解释疾病的危害,告知家属要监督老伯控制好血压。在之后的随访中了解到李老伯已按照医嘱规律服用高血压药物,并且血压控制稳定,这才让他松了口气。郑医生就是这样,帮助着一个又一个患者。
支援云南的工作时限虽然只有半年,但郑熙医生想要贡献的更多,想为勤劳善良的云南人民服务的更多。在完成相关医疗工作的同时,他走访贫困户送温暖,为困难学生送衣送教。10月底,云南的气温下降,他与服务队成员一起带上他们准备的冬衣,一天行程近公里到达大理云龙县,又经过近3小时崎岖不平的盘山路,来到海拔米的云龙县云顶完全小学,给山区的学生送去过冬的羽绒服。当看到孩子们质朴纯真的眼神和开心灿烂的笑容时,他顿时觉得这一路的颠簸都是值得的。
志愿接力,情满沪滇。郑熙将上海虹口人民的深情厚谊带到了云南,也展现出一位医务志愿服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防输入”成了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郑熙于4月7日进驻隔离点开展工作。有一名回沪留学生被隔离期间突发腹痛,初步判断可能为“急性阑尾炎”,需要转院治疗,郑熙毫不犹豫提出由他陪护该隔离人员一同前往。医院后,郑熙并未离开,而是始终陪护左右。等全部交接结束,回到隔离点,已是深夜。患者手术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