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流行病调查组的成员们)
面对不期而至的疫情,唐雪凌没有退缩,没有躲避,她用自己的时间行动,书写着一名疾控一线“侦探兵”的英雄本色。
担任流行病调查工作期间,她通过手中的纸、笔精准记录下各项信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从黎明到黄昏,从黑夜到天明,唐雪凌连续作战40多天。
她和流行病调查组的成员们先后完成流调任务人次,拨打电话余个,确保了每一位密切接触者都能及时进行医学观察隔离,防止病毒扩散,摸清了每一位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溯源了感染来源,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寒冬夜幕,她和同事们伏在办公桌前,继续书写着流行病调查报告,饿了泡好的面常常因为要研究疫情而忘食.......这样的情况对于她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她坚信,守护公众健康,就是对“家”最好的守护。
陈逊华:母子齐上阵同心战疫情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疫情防控一线上,新丰县疾控中心上演了一出“母子齐上阵”的佳话。
从大年三十起,陈逊华便取消了所有春节假期,全身心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骨干尖刀”作用。经过“非典”洗礼的陈逊华,是一位有着29年疾控防控工作经验、23年党龄的老同志,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同时担负样本采集及收送检测、涉疫场所消杀的重任。儿子是广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原本可以在家度过一个舒适的寒假,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严峻,疫情传染风险不断加大,需要社会各类组织积极参与,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陈逊华第一时间鼓励儿子到疾控中心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陈逊华虽然有些担心,但看到儿子在这种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抗击疫情作贡献,她感到很骄傲。
?疫情发生以来,这对母子在不同的岗位上“并肩”作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神圣使命。母子俩约定:不胜不退,只待春暖花开时。
许凤媚:冲锋在前的“侦查兵”年的除夕夜,本是万家灯火陪家人在一起享受团圆的幸福时刻,疾控中心突然接到疫情指挥部疫情通知,需要对来粤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许凤媚“疫”令而动,她把年幼的儿女匆匆交给体弱多病的母亲照顾,没来得及吃口的热乎团圆饭,迅速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在“若有战,招必回,战必胜”的申请书上毅然按下了红指印,从此她的名字加入到外派请战支援名单上,她深知,这是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战役,但她没有畏惧退缩,时刻等待着祖国的调遣。为了快速精准控制疫情,她和流调组的成员们通宵达旦地追踪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等。她把“家”扎在单位,饿了吃些盒饭、泡面,累了趴在桌子休息一会,然后继续奋战,即使胃痛发作,她仍坚守岗位,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追踪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我们的人民群众就多一份安全!
罗高峰:自细微处挖掘真相,当好健康“守门人”消杀组作为疾控冲在最面前的几支队伍之一,在这个疫情防控刻不容缓的特殊时刻,罗高峰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连续工作近50天奋战在疫点、隔离观察点。在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罗高峰负责中心消杀、后勤组的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带领县疾控消杀组至今完成疫点、集中隔离场所的常规以及其他终末消杀近4万平方米。
罗高峰也肩负着调查跟踪我县食品安全风险的职责,调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从细微处发现真相,自恒河沙数中找寻危害因素。夜里十一点钟的住院部病房里,罗高峰还在细细地询问着每一条可能找到真相的信息,从食谱到接触史,从病症到卫生学调查,能为人民健康做出贡献,即是追求。
周清局:以人为本,用细节细致赢得尊重年新冠疫情突然而来,我县设置第一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时,周清局作为隔离点的一员,接到命令便提前进驻隔离点,仔细了解隔离点的水暖电、楼梯电梯设置、房间排布、空调系统运行、监控系统使用等情况,按照隔离点设置标准制定区域设置和运转流程。
“你好,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需要随时和我们联系。”忙碌的工作后的他挨个打电话询问留观人员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隔离人员年龄分布差异较大,小的4岁,大的70多岁,他每天会询问隔离群众有什么需求,并一一记录下来,尽量满足。由于疫情期间食寝不规律,周医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术后他第一句话就问隔离观察点的情况,为了消除隔离人员的心理压力,周医生住院期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