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安徽宣城八中年春期九年级

宣城市第八中学九年级语文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八年风味独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6)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互文写天气奇寒的诗句,。

(8)卞之琳《断章》中因“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联系的“,。”

1.(1)塞下秋来风景异(2)了却君王天下事(3)身世浮沉雨打萍(4)四面歌残终破楚

(5)取义成仁今日事(6)不求闻达于诸侯(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我一路都在反抗,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可这一来就大大加重了蓓茜和阿博特小姐对我的恶感,超过了她们本来愿意抱有的。实际上,我是有点失掉了自制,或者像法国人常说的:忘乎所已了。我明知道,一时的反叛早已经使我难免要受到种种难以想象的惩罚,因此像所有造反的奴隶那样,我在绝望中下决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抓住她胳臂,阿博特小姐,她简直像只发了疯的猫。”

“真丟脸!真丢脸!”那使女喊道,“多吓人的举动呀,爱小姐,居然打起一位有身份的年轻人,你恩人的儿子,你的小主人来了!”

“主人!他怎么会是我的主人?难道我是个佣人吗?”

(1)以上文段选自《简.爱》,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2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词注音。(2分)

jué(绝)望胳臂(bēi)

(3)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忘乎所已”,正确的写法是“忘乎所以”(2分)

(4)“一不做二不休”在句子的意思是:反抗到底。(2分)

(5)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我不是个佣人。(2分)

(6)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我”为何反抗?②从语段中可以看出“我”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①“我”和骄横残暴的表哥发生冲突,舅妈偏祖自己的儿子。将“我”关进了红房子。

②敢于反抗,坚强。

3.学校开展“发展地方戏曲,弘扬传统文化”活动,请你参加。(12分)

(1)下面是此次活动的活动项目,请你仿照已给出的活动形式,再策划两项活动。(2分)

活动一:听戏曲,了解发展历史

活动二:进戏曲,诉说人物故事

活动三:赏戏曲,细品演绎风采

(2)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本次活动创作的漫画作品,请你简述画面内容,并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理解。(4分)

画面内容:一群背着书包的学生正兴高采烈地向写着“传统文化”的大书走去,“传统文化”也正敞开怀抱欢迎孩子们的到来。

理解:传统文化已经进入了课堂;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下面是某同学参加活动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帮助修改。(6分)

活动中,艺术家们带来了《女驸马》《铡美案》等戏曲选段,[甲]戏服的华丽、妆容的精致、扎实的唱功、姻熟的身段让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喝彩连连。之后,校戏曲社和艺术家们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优秀戏曲文化”展开了深切交流。会中,小美同学发言道:“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乙]我也来说说我的高见……”

这次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丙]也有助于学生树立热爱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推动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①[甲]处画线句子与下句语序不致,应调整为:华丽的戏服、精致的妆容。(2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高见“改为“拙见”。(2分)

③[丙]处画线句子有成分赞余的语病,应将“观念”或"意识”删掉。(2分)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1分)

男儿有泪

木 铃

①邻居田四毛比我大一个月,常常哭。我嫌他。我妈说按礼节我得叫他“四哥”。嘁!哭鼻子的怎配当“哥”?免礼了。

②我们村有个孩子叫张小挂,这个囫囵小子邪得很。一场春雨过后,无数的蜗牛从湿漉漉的草丛里逃命似地往路上爬。张小挂疯子似的狂跳,每一脚下去,“吧唧”,一片蜗牛遭殃。田四毛看着殒命的蜗牛哭。张小挂则更兴奋,跳得更来劲。田四毛突然猛地扑向张小挂。我们都以为他要拼命,谁知他蹲下来抱着张小挂的双腿继续哭。田四毛因此得了个外号叫“林黛玉”,哭是他的杀手锏。

③有一回村长娘在杀山鸡。山鸡是刚套得的,胸脯上的锦毛闪着光泽,翎羽高扬,特漂亮。等村长娘一声号令我们随时准备扑上去拔鸡毛,我看中了脖子上的一簇红绿蓝黑相间的锦毛,光滑闪亮,像缎子一样。

④“林黛玉”把我们往后推,说你们别拔它,疼。说着就哭了。我们不理他。“林黛玉”说,你们敢拔,我就不跟你们玩了。这句话像空气一样刚飘过,村长娘说,拔吧。我立刻飞速跑——鸡毛没拔着,我被“林黛玉”拉住了。等我摆脱了“林黛玉”,山鸡已经被割了脖子,脖子上的那簇锦毛被鸡血染脏了。

⑤后来,我足足有一个月没有理“林黛玉”。我妈说我,你田阿姨孤儿寡母不容易,别像其他孩子那样欺负四毛。田四毛本来有三个哥哥,都夭折了。

⑥就这样哭哭啼啼长大后的田四毛娶了一个漂亮媳妇。我开玩笑说,结婚后可不能哭了啊。四嫂笑得花枝乱颤,说他再敢哭,她有大剂量药包治他。确实该有人下狠招管管田四毛了,一个大男人被人叫作“林黛玉”,多寒碜!

⑦四嫂捡了一条流浪狗,皮包骨头似的,还特别脏。田四毛见了,急忙去宠物市场买狗窝狗粮,跟养了贵宾犬似的。他给流浪狗洗澡擦虫药时摸到了骨头,心疼得直掉泪,发誓要给它真正的幸福。他给流浪狗起了个名字叫“金鱼”,因为金鱼娇贵。他张口闭口都是“我们家金鱼”,听的人思维不断在金鱼和狗两者中切换,别扭死了!

⑧有一天,我在巷子口遇见了田四毛。他满脸悲切地说,你四嫂病了。天!这年头最怕这句台词配这样的表情。我一时呆了,不知怎么安慰他。他接着说,急性阑尾炎,开刀了,我回来给她做吃的。切!阑尾炎算个啥嘛?

⑨没过多久,田四毛的外婆哮喘病犯了,很严重,家里人排班轮值照顾。几天不见,田四毛形象突变,胡子邋遢,眼圈乌青乌青的。一问才知道,陪夜全被他包了。我问,为什么啊?四嫂说,你四哥自己愿意的,是想趁外婆在世时多尽点孝心。

⑩以前我总觉得常常抹眼泪的男人压根不算一个man(男人,男子汉),但那么多年看过来,田四毛这个男人真不算差。我决定从这一天开始正式给田四毛一个新称呼,四哥!

(有删改)

4.文中多次写了田四毛的“哭”,他分别是为什么而哭?(3分)

为殒命的蜗牛哭;为山鸡的毛被拔会疼痛而哭;为流浪狗瘦到皮包骨而哭。(每点1分,共3分)

5.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说说其写出了田四毛怎样的形象?(4分)田四毛突然猛地扑向张小挂。我们都以为他要拼命,谁知他蹲下来抱着张小挂的双腿继续哭。

“猛地扑向张小挂”,说明田四毛对蜗牛的关切,表现了他的善良;(2分)“蹲下来抱着张小挂的双腿继续哭”,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四毛的软弱、无助。(2分)

6.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第一句话承接上文,进一步表现“我”对田四毛的轻视和不满;(2分)母亲的话交代了田四毛出生的环境,这是他性格形成的基础。(2分)

7.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田四毛,这样写有何好处?(6分)

作者先写田四毛的好哭,“林黛玉”般的性格,表达嘲讽贬抑之情;后文写田四毛心疼妻子,照顾外婆,这是赞扬他有男人的责任与担当。(2分)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分)也写出了作者对田四毛的认识过程。(2分)

8.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最后一段总结了全文,点明了“这个男人真不算差”这一主题,表达了对田四毛的肯定;(2分)“四哥”的称呼回应了开头,首尾圆合,构思精巧。(2分)

[二](19分)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9.文章第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3分)

①众多媒体共同发起“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英雄烈士保护法》于4月底全票通过并已施行。(每点1分,共3分)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及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本题,可从文章第①②两段所论述的三个主体——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全国中小学、国家的做法入手,梳理概括他们各自的行为即可。

10.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4分)

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行业和奉献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yy/4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