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手术主要分为“胃转流手术(也叫胃旁路术)”、“胃袖状切除术”及“可调节胃束带手术”三种术式。
“胃转流手术”:是将患者的胃切分成两部分:较小的上部(简称“小胃”)和较大的下部(简称“大胃”),将小胃与空肠远端吻合,将大胃与小肠的大部分旷置起来,这种术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改变了食物的正常生理流向,让所摄入的食物不经过胃远端、十二指肠和第一段空肠,而是经由胃的近端直接抵达空肠远端,不仅极大地限制了食物的摄入与吸收,而且改变了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减轻体重和降低血糖之目的,特别适合于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缺点是手术复杂程度及风险大一些,术后营养问题较多。为了防止术后营养不良、贫血和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补充维生素(如叶酸、维生素B12)、微量元素(如铁)和钙剂,另外,由于患者胃被隔断,以后发生胃病变不能进行胃镜检查和治疗。
“胃袖状切除术”: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减重手术方式,它是将胃沿大弯侧作纵行切除让胃“瘦身”,使进入胃内的食物量减少,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其优点是手术相对简单、风险小,不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结构,术后不需要长期补充营养物质,也不影响以后做胃镜检查,对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很好,对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尽管也不错,但不如胃转流手术。
“可调节胃束带手术”:是通过腹腔镜手术在胃上端绑一个硅胶制“束缚带”,通过注水或抽水来“收紧”或“放松”束缚带,从而起到调节进入胃内食物容量的作用。由于绑在胃上的束带作为异物,时间长了会嵌入胃内,引起胃的破裂或穿孔。目前这种减重术式已被放弃。
目前临床广泛开展的减重手术方式是“胃旁路术”及“胃袖状切除术”。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不同术式的减重手术对2型糖尿病的治愈率存在较大差别,其中以“胃转流手术”的治疗效果最好。有资料显示,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胃转流手术”治疗,治愈率高达83%,有效率超过95%。
3、“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机理是什么?
“减重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明了。起初人们把降糖作用完全归功于患者术后的体重下降,但随后的观察发现也不全是这个原因,因为在胃转流术后的早期,在患者体重还没有明显下降的时候,病人血糖就已出现戏剧性地显著下降;还有观点认为可能与进食减少有关,不过这种猜测也不能很好地解释现象,因为在各种减肥术式中,“调节式胃束带术(AGB)”限制摄食量作用最强,但AGB术后患者血糖改善并不明显。随着“肠促胰岛素”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医学家逐渐意识到,糖代谢改善主要是由于手术改变了胃肠道的解剖顺序,从而引起肠道激素(主要是“肠促胰岛素”)的分泌变化所致。
现已知道,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可通过分泌肠道激素参与机体新陈代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上消化道经食物刺激后产生“胰岛素抵抗因子”,引起机体胰岛素抵抗(IR),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实施胃转流手术后,一方面,食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减轻或消失,“胰岛素抵抗因子”不再产生;另一方面,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通过食物转流区直接进入远端小肠,刺激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肠促胰岛素”,后者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途径发挥降糖作用。
减重手术的降糖机制可能包括
1)手术后限制了患者的摄食与吸收,有助于抑制餐后血糖升高;
2)手术带来的体重明显下降,可以大大减轻“胰岛素抵抗”;
3)“胃肠道重建”使肠促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改善糖代谢;
4)术后改变了肠道菌群,直接降低血糖。
4、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采取手术治疗?
采用手术方法治愈糖尿病,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的确是一个福音,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做这种手术,例如,体重过轻、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手术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一定要权衡利弊,严格把握好手术的适应症。
根据版《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减重代谢手术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②年龄在16~65岁之间;
③糖尿病病程<15年;
④患者胰岛功能尚可,C肽≥正常下限值的1/2;
⑤体重指数(BMI)≥32.5,建议积极手术;
⑥27.5≤BMI<32.5,推荐手术;
⑦25≤BMI<27.5,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且至少存在两项代谢综合征组分(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血压)或存在合并症,慎重开展手术;但是,如果患者属于“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经过多学科评估,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
相关文章:
根治糖尿病的希望之选——减重代谢手术
认识肥胖的危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减重手术后饮食进展及要求
减重代谢手术,助你回归健康
饮食十律食谱
减重代谢手术后你要学会这么吃!
减重代谢手术,原来只想减个肥,没想到连糖尿病也治好了!
减重代谢手术主流术式动画演示
减重代谢手术主要的手术方式
医院胃肠外科二区
医院胃肠外科二区,共有医护人员26人,其中医生共8名,护士18名;
邓建中,胃肠外科二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本科学历,从事外科工作20多年。医院等进修学习,对诊治各种消化道疾病及小儿外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国家级的刊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每年完成各种大小手术约多例,擅长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腹股沟疝、腹部外伤、胃癌、结直肠癌等。(邓主任电话)
苏晓文,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胃肠外科二区副主任,主任医师,任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肥胖代谢外科学分会委员(第一届)。从事胃肠外科工作18年。曾到医院、南京医院、医院、医院,哈医院等医院学习,对诊治各种消化道疾病及小儿外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中国普外科杂志》,《广东医科大学学报》,《南昌大学医学报》等刊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在胃肠外科疾病及减重代谢外科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比如;减重代谢术、消化道疾病(比如:胃炎,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消化道肿瘤)和小儿普外科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脐部膨出、肠外露,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先天性肛门闭锁,小儿腹股沟疝,小儿胃肠炎等)。手术方面:通过微创手术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袖状胃切除手术(LSG)、腹腔镜胃旁路手术(LaparoscopicRoux-en-YGastricBypass,LRYGB)),治疗胃癌、结直肠癌、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腹股沟疝、腹部外伤等。
(苏晓文副主任)
科室
(部分文摘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