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虚上廉、上廉、巨虚、足上廉、上林。
大肠下合穴。
巨,大意;虚,隙意。因本穴在腿部胫、腓骨间较大空隙处,取巨大空隙之意,与下巨虚相对而言,故名巨虚上廉。
穴在下巨虚的上方,胫、腓骨之间大的空隙处,故名之。跷足抬腿,穴在胫骨外缘之巨大空软处,并象腿之善走。以在胫骨外侧,故名为廉,与手之上下廉可以互参。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和腓深神经。如深刺可能刺中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
坐位屈膝,先找到足三里穴,向下量4横指凹陷处即是。
本穴能理气通腑,调和肠胃。善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中风瘫痪,脚气。现多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单纯性阑尾炎等。
用拇指按揉上巨虚次,用于治疗腹痛、泄泻。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可用于治疗寒湿泻。
从上向下刮拭3~5分钟,隔天1次,可用于治疗肠痈、痢疾。
①配足三里、气海,治疗便秘、泄泻。
②配天枢、阑尾点、足三里、三阴交、曲池,治疗肠痈。
③配关元,治疗急性肠胃炎。
④配天枢、大肠俞,有理肠通便之能,适用于现代医学之急、慢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阑尾炎等病。
⑤配大杼、下巨虚,为治疗痹证、痿证及脑瘫之常用方。
本穴为大肠之合穴,四肢关节气血濡养所经之处,邪气不得留止。如淤滞不通生病时,刺之可治,因大肠合于上巨虚,主治大肠疾患、气上冲胸诸症。有调理肠道、疏络利湿之功。取此穴须足跟稍扬,足翘则本穴弛张,乃可进针。凡取腧穴,均须先使孔窍开,乃刺之。
脊柱引起的种疾病大全(建议收藏)
脊椎到底好不好,简单测试就知道!(测试结果欢迎留言)
超萌版八段锦,可爱又实用…
烧烫伤治疗秘方验方分享,收藏备用!
扳脖子有风险,操作需谨慎!整脊疗法知多少?
朗朗上口的穴位治病歌,超全收录!
明明没感冒,为什么会咳嗽?咳嗽背后的五种“信号”
七代相传《董氏儿科》,百年经验的育儿须知!
左归丸、右归丸弄不清?说说哪些中药里的“双胞胎”!
宝宝湿疹、烫伤、口腔溃疡,强烈推荐蛋黄油,详细制作方法!
唐会总喜欢你就点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