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点击即可免费收听本期内容
本期收听要点
笔锋强弱的差异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扫码加入『书论百条精讲交流群』
本期相关内容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书论》
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其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
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强弱不等,则蹉跌不入。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心欲急不宜迟,何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急?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之脚急,斯乃取形势也。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仍须有笔著墨,下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墨用松节同研,久久不动弥佳矣。
往期回顾:
书法总论合辑丨书法学习论合辑(汇总一)丨书法学习论合辑(汇总二)丨书法学习论合辑(汇总三)丨书论百条精讲汇总(四)
创作心态(一):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蔡邕《笔论》
创作心态(二):
夫欲书者,先乾研黑,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不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创作心态(三):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创作心态(四):
书者,舒也。襟怀舒散,时于清幽明爽之处,纸墨精佳,役者便慧,乘兴一挥,自有潇洒出尘之趣。——费瀛《大书长语》
创作条件(一):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孙过庭《书谱》
扫码加入『书论百条精讲交流群』
主讲老师介绍
#梁文斌
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学院文学(书法)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书法)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艺术学院书法系主任。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坛“兰亭七子”、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法名家个案研究会成员。
书法作品曾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三等奖;
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二等奖;
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西泠印社首届手卷、扇面、楹联书展最高奖;
第四届、第七届“全浙书法展金奖”;
第五届“浙江省中青展金奖”等重大奖项。
获中国书坛第二届“兰亭七子”第一名。
《中国书法》中青年实力书家60人提名,《书法》全国书法百家“十佳”,绍兴市鲁迅文学艺术奖等。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美术观察》《书画世界》《社科论坛》等专业核心刊物。出版《狂草艺术表现形式》、《梁文斌作品集》。
作品展示
扫码加入『书论百条精讲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