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医院心外科,这一幕挂着吊瓶坚持工作的场景已经被这里的医护人员司空见惯。
他是谁?
为什么这么拼?
医院心外科主任、医院副院长程兆云。近日,他因劳累导致阑尾炎急性发作,接下来发生的事感动了所有人。
从2月28日9点到3月1日凌晨2点,程兆云带领手术团队为一位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二尖瓣置换+心表起搏导线缝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体外氧合肺膜置入术。患者由于17年前曾接受过开胸手术,胸部组织粘连严重,光开胸、分离粘连组织就是一个大工程。
这场手术历时17个小时。手术做完后,患者转危为安,但一直有肠胃炎的程兆云感觉身体不太舒服,硬撑着回到家,却实在难受得不行,医院看急诊,一检查发现,因为过度劳累,导致阑尾炎急性发作。
医生建议他尽快接受阑尾炎切除手术治疗,但程兆云想了想,拒绝了。第二天的好几台心脏手术都已排好,患者的术前工作都准备好了,患者家人们请了假从老远赶来了,心脏手术怎么能说取消就取消呢?打了点滴之后,他硬撑着又去上班了。
就这样,他和往常一样,从每天早上7医院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开始,查房、手术、示教……一直到晚上11医院。在此期间,他要每天打两次点滴。由于时间紧张,他就选择每天早上7点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时打点滴,第二次就安排在晚上下班后给学生示教的时候……
靠着一天两次的点滴,程兆云坚持了10多天。这10多天里,他完成了23台心外科手术,有时候忙起来,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病痛。
3月8日晚,他亲自执笔撰写《国家卫计委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申请报告》到第二天凌晨2:30,休息了4小时后,6:30就出发赶往科室主持重症病例讨论,接下来又安排了满满一天手术,刚刚有些好转的阑尾炎再次发作。同事们都劝他休息,他却说:“现在这段时间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高峰时期,科室的49张床位住了72个病人,还有很多患者在院外排队等待入院手术。所以我想着把病人的问题都解决以后再治疗自己的阑尾炎。我是医生,对自己的身体心里有数,每天都坚持药物治疗,不会因生病影响患者的手术质量。”
由于时间太紧,他的病就这样一拖再拖。但谈起那场历时17个小时的手术,程兆云表示,不后悔,患者这份持续17年的信任,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为了这份信任,程兆云付出了很多很多。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他从年至今整整17年的”CABG(搭桥)数据库”,内容涵盖着多个病例。说起这些数据,程兆云一脸自豪地说:“可以说,这些数据比什么都珍贵,这在全国是独一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这里面多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都是我一笔一划整理出来。有了这些,我不仅可以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成竹于胸,还能进行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提高我省乃至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都有积极意义。”
这就是程兆云,不是画家,却善于“画心”。近20年以来,他先后为多名患者手绘心脏冠脉示意图,他徒手画的图堪比电脑绘图……这些珍贵资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宝库,既便于今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和随访,更为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全动脉化搭桥术是心脏外科的高端技术,程兆云以自己的钻研和智慧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由于他在心血管疾病手术治疗中作出的积极贡献,程兆云获得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优秀医师奖(金刀奖)”。要知道,这代表着我国心血管外科临床领域的最高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能开展心脏医院有近家,其中年手术量超过例的仅有32家,年,医院心外科全年手术量位居河南省第一、全国第十。这标志着该院心外科诊疗水平持续稳居国内领先水平。年,程兆云带领专家团队完成心脏手术量例,再次以绝对实力位居全省第一。
“那么多病人排着队等手术,技术又那么成熟,做一个好一个,我怎么能休息呢!”程兆云平静地说。
为了使更多的患者尽快得到救治,程兆云真是“拼了”。
我是省医人,我愿为您服务!
文图:冯金灿邢永田
责编:许晓波张书豪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