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药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凝聚着千百年来古人的医学智慧,历史上涌现出像张仲景、李时珍、华佗、孙思邈、扁鹊等一大批中医奠基者。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以及中药、针灸、拔罐等治疗手段,已经帮助无数人减轻痛苦、消除疾病。
但总有一些人,在不了解甚至从未尝试中医的情况下,抹黑中医学,让人心痛。
记者通过采访调查发现,有些人从不重视的中医药在国外竟是另一番光景。
本文作者
生命时报驻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特约记者李珍、伍铎克、彭婷、青木
中药在日本很抢手
日本明治维新前一直学习和引进中国先进技术及文化,医学方面也一直尊奉中医,即使在明治维新后西医占据主流,中医在日本依旧盛行。
虽然现在日本不遵循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但中药、经络按摩等依旧深受老百姓喜爱。中药在日本被叫做“汉方药”。
古代的日本人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等都去中药铺抓药来服用,即使现在面对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病,老百姓依旧习惯去药店买中成药。板蓝根、田七、茯苓等中草药,在日本一直被人们所熟知。
老百姓觉得中药温和不刺激、副作用小,这点深入人心,因此很多日本药厂都在逐年扩大中药市场规模,想尽办法收购中草药。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从年起,日本小林制药、武田药品等纷纷争夺中国中药材。他们大量收购中国药农的板蓝根、田七、茯苓等,日本国内中成药市场每年增长约5%以上。国内城市药店中成药的比例达70%。
很多日本企业还将中国中药方作为技术申请专利,例如中医里帮助女性保持面部皮肤白净细腻的“七白粉”被日本大牌化妆品厂商制作成面霜,并申请了专利。
此外,加入中草药的饮品也成为市场新宠,如加入蒲公英粉的咖啡,既能享受美味又可防止失眠;葛根汤、龟苓膏不仅在药店卖得火热,咖啡馆、甜品店、超市等也大量进货,成为日本人喜欢的“有益食物”。
除中药外,经络按摩在日本也很兴盛。很多城市都有类似国内的按摩馆,馆内放置着经络穴位模型,重视身体排毒和经络疏通。
中草药在日本已经发展近千年,早已融入到人们生活中,重视传统技术的日本人,也投资研发将中医治疗理论推陈出新。
英国曾掀起中医热
中医是华人在英国较多从事的行业之一,很多当地人相信,一些西医的“疑难杂症”用中医可以药到病除。伴随着华人影响力越来越大,英国中医诊所规模也在近半个世纪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世纪70年代,一批学习中医的优秀医生来到英国,在伦敦和曼彻斯特等城市唐人街开起中医店。对于当时的英国人来说,中国人最拿手的只有烹饪美食。不过这样的局面,很快就因为一个“疑难杂症”出现了转变。当时英国许多儿童患上湿疹,但西医治标不治本,著名中医之一罗鼎辉用中药治好了许多患病儿童,连著名皮肤病专家戴维·安瑟顿也把病人送到罗鼎辉的诊所看病。英国主流媒体竞相报道,把罗鼎辉奉为“中国神医”。
巅峰时期,整个英国的中医店有多家,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除治疗皮肤病,针灸及按摩也都风生水起。
年尼克松访华期间,随访的一名记者詹姆斯·罗斯顿患上了急性阑尾炎,术后采取针灸疗法来消除疼痛,回国后他在《纽约时报》上大篇幅的报道引起了轰动,也在英国掀起了一股“中医热”,受到许多人的推崇和欢迎。英国的一些大学也开办了中医课程,开设中医系、针灸系的公立大学一度达到18家。
由于中医药在全民医疗免费的英国没有被纳入国民医疗保健系统,金融危机后,中医药发展缓慢,进入“大浪淘沙”的阶段。
其间,英国政府也渐渐发现中医诊所参差不齐,决定实行欧盟的《传统植物药法》,该法令要求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植物药必须向成员国主管部门申请注册,经审批同意才能在市场上继续作为药品销售使用。
目前仍有很多人在英国从事中医药事业,英国的中医药诊所市场也在逐步规范化、专业化。
美国44州发针灸执照
中医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美国人的视野,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太极拳等在内的各种中医在美国流行。年,加州成为第一批将针灸合法化颁发执照的州。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了解针灸,医院把针灸定为正规医疗项目。
全美50个州已有44个州批准颁发针灸执照。许多顶尖的医科大学都有针灸本科、研究生学位。排名前20名的针灸学校包括:俄勒冈东方医学院、帝皇传统东方医学院等。针灸可治疗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某种病症,也包括术后止痛、牙疼等。
在美国,成为一名针灸师,首先要确定居住地,每个地方针灸师必备条件不同。一般来说,参加针灸训练,首先需要本科文凭,可以是任何专业,但最好是生物学、解剖学等,为日后学习打基础。接下来向学校递交申请,学期3年。之后需要获得国家针灸和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的认证,申请费大约为美元,申请通过后,需要参加统一考试,通过才可以拿到执照。此外,执照需要每4年更新一次。
在医院工作过的针灸师,在经历过数年磨炼后,不少人会选择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独立的诊所。《生命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向一位认识多年的华人针灸师了解到,他在中国已经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医生,到美国获得执照后开自己的诊所。经过多年努力,光临的顾客越来越多。
尽管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医依旧比较陌生,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愿意去尝试。数据显示,在医生建议下,已有40%的美国人选择中医治疗。
德国中草药全欧卖最多
德国联邦卫生部的数据显示,德国每年有近万人次接受中医治疗。运用中医治医院和诊所占了近1/4。30万医生中,约1/6医生采用中药、针灸等中医疗法。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医开始进入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医学院的健康学者克洛泽告诉记者,当时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许多人患病。西药的副作用大,医生尝试使用中医中最熟悉的针灸疗法。从年起,德国医疗保险公司开始报销针灸治疗费。
德国有一座建立近30医院——医院,是德国唯一一家由法定医疗保险机构全额医院。医院医院也设立了中医教授职位。德国中医界认为,这一举动大大提升了中医在德国的地位。
德国的中草药年销售额为25亿~30亿美元,是欧洲国家中使用中草药最多的国家,占全欧市场的40%左右。数据显示,遍布德国城乡的2.15万家药店中,1/3的药店销售中药。
德国中药店联合会奠基人李培克告诉记者,在德国,仅专门的中药药店就有近70家。这些药店卖的中草药从~种不等。记者从药店了解到,中草药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感冒、胃病、消化不良、抗衰老、抗疲劳及滋补等。
德国民调机构在佛罗萨进行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德国人使用过中草药。中医的科研上,德国也领先欧洲其他国家。目前有10余个中医研究机构,几十所学校开设了中医专业。
不过,由于难以通过科学方法得到验证,传统中医的许多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依然得不到德国官方认可。健康学者克洛泽认为,未来,德国中医的地位将逐渐靠近西医,民众看中医会更加普遍。
老祖宗沿用千年的中医,如果你还保持怀疑态度,那不如让疗效说话。身体有以下几种疾病的,推荐去看一次中医吧。
6种病最适合看中医
天津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江海涛、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李晓君表示,中医和西医可谓各有所长,不可单纯迷恋某一种疗法,但在一些常见疾病中,有几种更适合看中医。
过敏性疾病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
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药后容易反复。
而中医是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剂量,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
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脾胃病
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西药多为单成分,不如中药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更容易贴近病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常被称为“慢郎中”,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实际上,中医治疗感冒发烧这些急性病是有绝对优势的,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感冒了不用治,治和不治都是七天痊愈”。之所以很多医生这么说,是因为西医对治疗感冒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
如果是细菌造成的,可以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基本上就靠等待了。但如果用中药辨证治疗,可能一两天就会痊愈。
另外,咳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复杂慢性病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
非器质性疾病
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头晕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烦躁等症状,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经西医化验、拍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
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做到提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很多70后和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连环画。
夏日午后,软磨硬泡要来几毛钱“巨资”,叼一根冰棍,再租上一本小人书,在树荫下,在蝉鸣里,一篇篇地翻阅。
这些连环画,也是我们那个年代,“国学”的启蒙方式:孙悟空的神通、关羽的忠勇、王熙凤的泼辣、林冲的无奈……生动的画作、动人的故事,不仅是迷迷糊糊的童年,还是以后积累的作文素材。
小巧的体积,小小的篇幅,动人的故事,深刻的寓意,浅显的道理,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孩子最“中国范”的国学启蒙。
上世纪,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风靡一时,重印达千万次之多,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这套48册的小人书,有多幅画图,其绘画队伍几乎囊括了当时上海所有优秀的国画家。中国画大师贺天健先生书写了每一册的书名。
年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室,左起:贺友直、赵宏本、顾炳鑫、郑家声、刘旦宅。
每一册连环画上形态各异的鲜红印章,皆出自篆刻家都如冰先生之手。
这套《三国演义》创作阵容之强,影响之大,在连环画史上可谓一枝独秀,不仅成为中国连环画的一张名片,也转换成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可惜的是年的原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已经绝版,也使它的身价与日俱增。目前的收藏价格至少也要0元,可见其在一代人心中的艺术地位和收藏价值之高。
庆幸的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经过精心整编,全新修订,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修订本,让这部经典佳作重出江湖。
书可以复印,但经典无可复制,
沧海桑田,
它都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好书。
毛泽东也爱看小人书《三国演义》。主席的警卫员曾经回忆道:“一天,我叫他(毛泽东)吃饭,他靠在床上看小人书,不愿动弹。”
我说:主席你还迷小人书啊?
他翻着书说:小人书不简单哪!言简意赅。就那么几句话,多少大事多少人物就交代出来了,道理一目了然。
他还鼓励身边的人“干工作要看《三国演义》”,对读书不感兴趣的战士,就引导他们先看《三国演义》来引起读书的兴趣。
除了珍藏价值,它还是少儿读物的好选择。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读的第一本书也是《三国演义》,越看越有兴趣,带她走进了阅读的大门。
一部《三国演义》叙说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百年历史,上演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诞生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等。
纸盒包装,避免运输途中的磨损
出版信息明确,正版发售
纸张微黄做旧处理,满满的怀旧感
同样在上个世纪由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简称冀美)出版的《西游记》连环画,影响巨大,是发行最广,出版最全,艺术造诣极高的一套《西游记》连环画,在当时深受读者喜爱。
其绘画队伍聚集了当时有名的连环画家:钱笑呆(上海“四大名旦”之一)、郑家胜、胡若佛,池振亚、宗静风、陈云波、刘汉宗、徐燕荪等大师。
胡若佛:字大空,号谷华,自署十卉庐主。浙江余姚人氏。中国当代著名连环画家、国画家。他平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光彩照人、璀璨夺目,为世人所称道,成为经典之作。
很多连环画收藏者非常热衷于收集这套冀美老版,可惜的是年的原版《西游记》连环画已经绝版,价格炒的极高。目前的收藏价格至少也要元,是值得珍藏的一套艺术品。
现今,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经过精心整编,全新修订,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西游记》连环画修订本,让这部经典佳作重出江湖。
冀美出版的西游记其人物精致、清晰,对唐僧师徒四人的描绘生动、传神,而妖魔及虾兵蟹将更是呼之欲出、活灵活现;那些辅助的风景,房舍楼台、风雪波浪、水底世界及打斗的场面,全都描绘的深浅浓淡,气势磅礴。
提到《西游记》,不得不提央视版的《西游记》,霸屏30余年、播放多次,这部陪伴着70后、80后、90后三代人长大的神剧,温暖了我们整个童年时代的神话故事。
剧中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更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六小龄童之所以能把孙悟空演活,据他说,拍摄《西游记》时,在造型表演方面,就是从这套连环画中获得启示的。
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鲁迅。
《西游记》连环画影响着几代人的童年,它在我们心中筑起的神话帝国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一本值得珍藏的艺术品,一本适合少儿阅读的读物、一本适合慢慢品味的文学作品,领略名家的风采和国画的氛围,吸取艺术的养分。
《水浒传》是连环画的巅峰之作,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画家任率英、卜孝怀、徐燕荪、墨浪、陈缘督、吴光宇编绘的,自年起至年止,历时8年完成出版的成套《水浒》。
几位画家皆擅长工笔人物画,整套书绘画风格准确统一,人物造型,严谨细腻,科学规范,十分符合北宋特定的历史环境。画面中无论是市井人情还是沙场拼杀,都一丝不苟,栩栩如生,堪称精妙绝伦。
由于这套老版连环画发行年代已久,现存世量非常稀少,因此十分珍贵。
经过精心整编,全新修订,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水浒传》连环画修订本,让这部经典佳作重出江湖。
喜欢《水浒传》,是因为它第一次让小小的我领略了什么叫豪气冲天,也因此一度想要找个小山头落草,做一个横刀立马,笑傲江湖的好汉,与一伙儿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杀贪官,除恶霸,铲除人世间的不平和丑恶……当我又一次打开久违的小人书时,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该书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最后一部名著《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极品之作,也是世界文学之宝。作者曹雪芹所刻划人物鲜明栩栩如生,故事描写细腻婉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一场生死恋情为主线,架构出贾、王、史、薛四大家庭的兴衰史,也凸现《红楼梦》一反传统大团圆结局的悲剧美学价值。
经过精心整编,全新修订,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也让《红楼梦》连环画修订本,让这部经典佳作重出江湖。
四大名著连环画,也是我们那个年代,“国学”的启蒙方式:孙悟空的神通、关羽的忠勇、王熙凤的泼辣、林冲的无奈……生动的画作、动人的故事,不仅是迷迷糊糊的童年,还是以后积累的作文素材。
读史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读史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读史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读史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注意:为尽可能的还原作品的初始面貌,图书上的标价保留原发行价样式
书香四溢,共享经典
《三国演义》连环画(48册)
正版发行,元/套
《西游记》连环画(35册)
正版发行,元/套
《水浒传》连环画(30册)
正版发行,元/套
《红楼梦》连环画(19册)
正版发行,元/套
四大名著连环画(全)一套
正版发行,元
重要提醒:由于新疆、西藏运费较贵,所以新疆、西藏的朋友如要购买,需补收15元运费差,请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单,感谢您的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