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无后”是没有尽后辈本分的意思。是说,舜娶妻却没有告诉父母,这是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究竟是怎么被现代人用来催着夫妻俩生孩子的呢?
2
纸上谈兵
这个故事,小编记得,还没上小学就知道了,家里的老人当睡前故事一遍遍地讲。但是,赵括那个年代,还没有纸呢!
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有。连《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这个说法。这个成语显然不是来源于赵括。
3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既生亮何生三个臭皮匠啊!!!
“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皮匠招谁惹谁了啊……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小学就会背的杜甫写的诗句,小编一直以为书读得多了,就能写出好文章来。长大了才知道,这是杜甫他老人家在自夸啊!!!夸自己书读得多,文章也写得好……
5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别再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了……这里的“为”念[wéi],动词,是修为、修养的意思。
6
以德报怨
小时候受了别人欺负,家里的长辈总喜欢说要以德报怨,还说是孔子说的。“以德报怨”是褒义词吗?!孔子什么时候说过要“以德报怨”了?!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
爱迪生
1、爱迪生小时候用镜子反光提供光源让医生给妈妈做阑尾炎手术救妈妈的故事。
急性阑尾炎被记录可手术治疗始于年,爱迪生出生于年。也就是说即使他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并且有医生给她做手术,这一年爱迪生已经39岁了。最可怕的是在他33岁那年他发明的白炽灯已经在全美售卖了……爱迪生你是有多想不开?
2、爱迪生的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大约年前后,网络上煞有其事地出现了这句话的后半句: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就不过是一桶脏水。甚至给出的所谓的英文原文。然而其实这后半句是不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年爱迪生亲自指出,连前半句都是别人杜撰的,他从没说过……
8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只考1分,却成为了数学家。这个励志故事被年幼的我们写进作文讴歌了多少次,小编是已经不记得了。然而,爱因斯坦是在德国念书的,1分是最好的成绩……
9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退学创立微软,成为全球首富。
可是你知道吗?盖茨生于律师之家,家境富庶,爹妈看他太聪明,普通学校根本不适合他,就送他去西雅图著名的私立中学。盖茨正是在这所中学接触到计算机,并且在中学阶段就积累了近万小时的编程经验。要知道,那可是在计算机刚刚出现不久的年代,这样的经验放眼全球也没几个人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