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丨雷钊编辑丨林鹏吕医院(医院)感染科的医生许绿叶再过一年多就要退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大后,医院专家组组长。今年59岁的她,曾担任感染科主任,参加过多起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年抗洪救灾、年“非典”疫情防控、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年汶川地震,临行前一天急性阑尾炎发作,没有去成。”被征医院之后,医院不再收治非新冠肺炎患者。2月19日,医院要收治来自武汉江岸区的六十个病人,为了合理救治病人,按照分层管理分层收治的原则,依据病情轻重,这些病人分别被送到icu病房、呼吸科、感染科及其他内科。轻症患者送到其他科室,经过短期培训和学习的其他科室医生,在这里承担着收治轻症患者的任务。年2月19日,许绿叶在为新冠肺炎患者体检,患者情况在转好,但左下肺部还有一点啰音。年2月19日,许绿叶在看病人最新的ct片,并与之前的ct片做对比。许绿叶所在的感染科,一共有36个床位,这段时间一直是满着的。“一批病人出院,又会有一批病人进来。”科室的医生很难记住每个病人的名字,但是说起哪个床位,什么症状,病情处在什么阶段,他们非常清楚。尽管医生们明白,出于安全考虑,应尽量减少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和频次,但为了让病人建立信心,查房之余,她们也会额外花时间与病人交流,进行心理疏导。一家三口住在同一个科室但不能见面(阳性和阴性患者要分开住院),医生们也会给每个人传递亲人恢复的状态,让他们安心。年2月19日,一位正在恢复过程中的高敏体质病人,他的儿子住在隔壁病房,同样处在恢复期,他很关心儿子的状况。医生在为他汇报儿子的病情,免去他的担心。许绿叶和专家组副组长、呼吸科的主任杜鹏在讨论分析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情况。杜鹏是许绿叶从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时期就开始合作的“战友”。图为年2月22日,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呼吸科主任杜鹏在重症病区查房。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医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负责给病人分发配送药物的护士晓燕记得,忙的时候“一口热饭都吃不上。”与家人的分离和彼此的牵挂,更是一线医护人员的软肋。晓燕三岁的女儿很久没见妈妈,每日收拾整齐自己的东西,等妈妈来接她。这让晓燕有些哽咽。负责给病人分发配送药物的晓燕。晓燕的女儿三岁,很久没见到妈妈,每日收拾整齐自己的东西,等待着晓燕回来。说到女儿,晓燕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出于安全考虑,她也不敢擦。而疫情扩大之后,所有医护人员都尽力避免与家人、朋友接触,这是抗击疫情的需要,也是对家人、朋友负责任的做法。许绿叶的父母均80多岁,每隔一两周,她开车给父母送一些必需品和药品,“隔着铁门和他们说说话”。父母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理解,这让许绿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我忘了爸爸初一的生日,他居然没有发脾气”。2月19日值夜班的医生白志刚,大年三十那天当了爸爸。妻子生产时他完成了手术签字,见到母女平安,就返回一线岗位,没有休息一天。那天之后,疫情扩大,产妇及新生儿体弱,出于隔离的需要,他就再也没能抱抱自己的宝宝。白医生通过视频连线看着自己出生仅二十天的宝宝。由于产妇和新生儿抵抗力都比较低,出于安全考虑,白医生在大年三十孩子出生之后一直都没有回家。傍晚,下班路上的许绿叶。医院附近的定点酒店,许绿叶要回复很多白天来不及回复的消息,有求助,也有关于疾病治疗的方案讨论。许绿叶在回复一位病人的求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zl/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