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征文十二丨我的时间只给患者

自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54.html

从医生涯就好比一场旅行,或者说是一场探险。而我的从医生医院开始。

从这里开始,我的生命中有了一个新的角色——医生。当我穿上白大褂的一瞬间,就明白行医是高尚的事业,是积极的、善良的、美好的重复行为。

所谓医者仁心,德莫大焉,善莫大焉。“把时间留给患者”就是我一直以来行医处事的准则,同样,这准则也仿若罗盘,在我的行医路上一直指引着我。回想过去,往事如风铃穿古至今,滴滴答答摇曳而至,无一不敲击着我的心房,带给我或大或小的感动与激励。

去年在急诊门诊上班时,遇到的一件小事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一天,一位中年男患者抱着约4、5岁的儿子急匆匆推门进了诊室,说:“大夫,我儿子头撞了一下,你给我加个号赶紧看下吧。”“您去挂号吧。”我看了下小孩情况还好微笑着回答,“我儿子这么小,赶紧给看!”他急切地嚷道。“我们都得按顺序叫号看病,您先去挂号吧。”我无奈地说道。“你们就是这样为病人服务的?”他突然发飙大喊,摔门而去,“你这个大夫真不像话,小心我投诉你”。只剩我满心郁闷,心情瞬间晴转阴天。就在这时,又进来了一个女患者,又是一句,“大夫,能先给我们看吗?我们的号比较靠后,老人来了很久了,肚子疼得受不了。”我正不耐烦,但见她满脸诚恳,就回答说,“您和分诊台护士说一声,病重和高龄的我们会优先的。”她一下就高兴了,“已经和护士说了,老人85岁了,她们说直接来找您。”一听是这情况,赶紧让家属把老先生带来诊室。于是,老先生坐着轮椅被两个家属小心推了进来。老人家瘦瘦小小的、头发稀疏、和眉善目。家属说了病史,老先生一直无言,手捂着下腹部,强忍着疼痛坐着。我赶忙让老人家趟下,给老先生查体,仔细查了腹部,怀疑阑尾炎,开了急诊CT检查,过了约20几分钟,结果出来果然是急性阑尾炎,我赶紧联系普外科,安慰了家属和老人家几句,收入院急诊手术。家属们都很感激,正准备要走时,一直没什么动作的老先生忍着疼痛忽然双手慢慢合十,高举到前额,微微点头,轻轻说了句:“谢谢大夫!”这句话仿佛平地一声惊雷,震动了我波澜不平的心,前面心情的阴霾一扫而空。我不过做了些分内之事,受长者郑重感谢,仿佛一缕暖光照射进心田,心霾尽去多云转晴,觉得工作有了活力和意义。

从那以后,每当我感觉前路迷茫时,总会时常闪现老先生双手合十的一幕,想起当年的初心,抖去一身尘土,卸下心中不满,继续砥砺前行。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行医的路途中,我们会遇到同行者,或是老师或是同事,他们都会在我需要的时候为我提供建议和支持,以及在我犯错误的时候给我批评指正,为我树立榜样。曾经我在夜里值班时碰到一个病情很重的患者需要抢救,而我当时刚刚回科没多久,经验有限,正当我满心焦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准备给主任打个电话询问一下意见,没想到主任接完电话之后,立马就从家里赶了过来,给予我指导,让我本来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安了下来。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在后来的每一次,当我遇到不懂的、不会的问题时,主任以及各位同事都给过我有效的建议和帮助,以及最温暖的安慰。

众所周知,独行是寂寞且艰辛的,而有了伙伴,就有了色彩,就像漆黑的夜空因为有了无数颗星星而变得浩瀚璀璨。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需求,患者的需求是“康复”,家属的需求是“健康”,作为医生,我认为我的需求应该是“以患者为中心”、“把时间给患者”,真正做到无愧于过程,无愧于结果。努力做一名“只把时间给患者”的好医生。

来源丨骨科一病区作者丨牛晓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zl/9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