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以德执教,淡泊名利坚守平凡;学思结合,不问前程但行耕耘。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老师就是打造这只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而武汉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的第一方阵,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培养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武汉大学的优秀导师们时刻牢记嘱托,不忘初心,不仅忠于职守、严谨治学,做学生求知笃学的引导者;更做到了甘于奉献、以德施教,是学生道德情操的示范者。
《周礼·地官司传序》中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作为人民教师,育人即传道。桃李春风,师恩难忘。教师如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被誉为阳光下最令人尊敬的职业。年以来武汉大学每年举办“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涌现出了许多可亲可敬的导师。
个人简介
李晓红,女,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无损检测教育及研究工作30余年。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省部级及企业科技攻关课题20余项,针对重大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中的复杂构件检测难题,研制了多套智能、自动化专用无损检测软硬件系统,实现在核电、火电和水电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授权相关专利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10项。主持教改项目“无损检测课程体系建设与高端综合人才培养的实践”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担任了电力行业无损检测Ⅲ级人员培训指导教师;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Ⅲ级人员培训指导教师。
01潜心做学问,实践求真知
“我们这个专业,一定要多多实际摸索,你肯下手,就会有收获。”这是李老师在指导自己的学生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不可避免要与机油等耦合剂打交道,有时候学生会嫌油污麻烦,不愿意动手,李老师毫不犹豫做示范,真正身教重于言教。
40多载珞珈山上求学与工作的时光,李老师见证了无损检测实验室的从无到有,深切感受到创建实验室、收集齐全的实验基础材料的不易。在李老师的实验室里,各种含有损伤的工件摆满了三个样品架。她在指导研究生时殚精竭虑,不仅传授最新的前沿理论,更会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带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出电力行业广为欢迎的各种无损检测新技术。
李老师不仅严格要求学生,更是严于律己。她在给学生修改毕业论文时一丝不苟,严格把控论文质量,若不合格一定要求学生继续实验、继续分析,常常为了学生的论文忘记吃饭,到深夜才离开实验室。李老师将一腔热血全部投向了科研工作的攻坚克难,全身心地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家人,更是成了生活中的难得。
02功非一日成,因材来施教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不要囿于眼前的困境,要摆平心态,对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当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瓶颈或挫折时,李老师总是鼓劲加油,帮助学生重拾信心。即使是毕业十多年的学生,如果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进步、一点成绩,李老师还是会送上殷切的鼓励和祝福。
在谈到自己培养研究生的心得时,李老师说:“我喜欢挖掘每个研究生的长处和兴趣点,若能把学生的长处和兴趣点与具体的项目研究结合好,他们进入实验室后会快速成长,充分发挥作用。了解自己的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取得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李老师会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于之前从未进行过金相实验的学生,李老师会手把手教操作、教要领、教标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一系列实验,验证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她的研究生王瑞璇回忆说,李老师要求他们先熟读经典的专业教材,再从网上搜寻前沿科技成果,结合课题进行创新突破。在每周一次的小组会上,大家汇报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李老师总是逐个倾听,与学生深入地探讨交流,然后提出改进建议。
03科研当专心,生活当细心
李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不仅体现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还表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一年冬天,一位女研究生突发急性阑尾炎要手术,李老师知道后,医院,像家长一样守候在手术室外,还自掏腰包找陪护照顾学生,当家长从山西赶来时,学生已近康复。每当同学们在实验室埋头科研,有疲倦产生时,李老师就组织学生们户外徒步旅行放松身心;每逢学生们喜欢的小节日,李老师会给大家带去各种各样的好吃零食。
李老师的研究生曾庆韬回忆说,“同期实验室的几个同学和师兄弟都喜欢打篮球,李老师就亲自领导我们组建了一支实验室篮球队,并且在打比赛的时候来为我们打气加油。”在李老师学生们的印象中,李老师不仅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帮大家指明科研前进的方向;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让学生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课堂上,她是不苟言笑的严师;在科研中,她是锱铢必较的学者;在生活里,她是平易近人的母亲。李晓红老师以她扎实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指导一届又一届的研究生们,走入无损检测技术新领域,担负起国家能源、电力行业重大设备的安全责任。
东湖之滨,有凤来栖,珞珈山上,有黉独秀。砥砺百年风雨,熔铸百年辉煌,武汉大学在新时代的关键期,必定以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自觉,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勇气直面挑战,攻坚克难,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风尚,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开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桃李不言,树人三千;春风化雨、英才济济。通过“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活动的开展,武汉大学树立了一批发奋图强,严谨笃学、甘为人梯、潜心育人的好导师典型,希望在“好导师”们的带领下,武汉大学能够再谱一曲新的华章。道无形,风雨千载传承,积如山重;师淡泊,尘灰两肩无悔,情似海深。愿立德树人之根本深植校园。
来源:珞研缤纷
文字
杨彬
审核
王雅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