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多家长会提醒孩子,刚吃了饭不要跑步,否则会引发急性腹痛,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性命之忧。急性腹痛在现今的外科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接到这样的病人,医生会按部就班地检查——病史,身体理学检查(听、触诊等),抽血检查,放射性检查等,样样不得马虎。因为有太多的病症是以急性腹痛来表现的,没有多方考证,要医生单凭症状就判断病患的病因,进而采取治疗,那简直是恐怖与草率。
2
急性腹痛的病因之一是急性阑尾炎。不要小看这阑尾炎哦,因为医生常常要和时间赛跑,以免阑尾破裂造成腹膜炎,那可就不是小手术可以解决的。
(百度图片)
阑尾现代医学已经知道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其淋巴液回流方向与静脉血回流方向一致,可达回结肠淋巴结。阑尾的淋巴组织在人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达高峰,以后慢慢会缩小,55~65岁渐消失,因此成人切除阑尾,无损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解剖学只是刚启蒙的学问,那时候的医学教科书里并没有阑尾这个器官。急性腹痛一般称为“肠骨的痛楚”。人类对于阑尾的了解,经历了多年的黑暗时期,因为主宰早期罗马帝国时代的解剖学大师盖伦,并没有在他的解剖学教科书上画出阑尾的构造,原因是当时(包括古代的中国)禁止解剖人体。所以盖伦就找和人类相似的物种——猴子来解剖,作为人类器官的样式,不幸的事发生了,猴子的身体上没有阑尾这个器官。
据历史学考证,达尔文的《大西洋手稿》里,第一次将“阑尾”画进了的人体的构造,但他没有将之命名。直到年,意大利外科教授贝伦加尔?卡布斯第一次描述了“阑尾”这个构造。阑尾的解剖构造到了16世纪初才引起学者广泛的注意,而经由它引起的急性症状,直到年才有第一例详实报告。
达尔文《大西洋手稿》中的阑尾。
一个关于阑尾的传奇故事发生在年,前苏联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里。那年4月的某一天,驻站的医生兰尼德?洛克索夫突然觉得右下腹疼痛,而且没过多久就开始发烧了。他惊觉自己得了急性阑尾炎,于是他勇敢地替自己(南极站唯一的医生)动手术。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同僚只充当递器械的护士以及拿着镜子辅助他手术的工作人员。虽然他因为疾病和麻醉的关系有些神志不清,还是花了48分钟替自己完成了阑尾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