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用
艾灸治疗效果明显
艾灸培训教学中心
丰富经验
新颖教学
优质师资
报名正式开启
免费试听
概
述
介
绍
(一)概述
急性乳腺炎,俗称“奶疮”,是妇女哺乳期常见病症,尤以初产妇为多见。本病多因乳汁瘀积或乳头裂伤,继发细菌感染所致。临床主要表现:初起患侧乳房红肿热痛,排乳不畅,并可触到肿块,压痛明显,伴有寒热头痛,恶心烦渴,全身不适等。倘乳房肿块增大,掀红跳痛,此为化脓之兆。若炎症进一步发展,乳腺组织发生坏死、化脓,可形成脓肿,以致破溃。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吹乳”、“妒乳”“乳痈"等病症范畴。多由肝气郁结,或胃热壅滞,或乳汁不通,以致经络阻塞,营气不和而成。灸法治疗该病,以清热解郁、通乳和营为主,多取任脉,足顾阴、足少阳及阳明经腧穴。
(二)选用穴位
主穴:病变局部阿是穴、乳根、膻中、肩井。
配穴:鱼际、临泣、少泽、曲池、足三里、行间等。
灸
治
方
法
(三)灸治方法
1.艾卷温和灸
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5~15分钟,每日灸治l~2次,3次为1疗程。
2.艾卷隔葱灸
取葱白适量,洗净后捣如糊膏状,敷于患处,厚约0.2厘米。然后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施灸,每次灸治15~30分钟,每日灸治1~2次,3次为1疗程。施灸时以患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度,谨防烫伤。
3.艾炷隔蒜灸
取新鲜独头大蒜1枚,切成厚约0.2)厘米的蒜片,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次灸3-4壮后可换去蒜片,维续施灸。如患者在施灸过程中觉局部有热痛感,可将蒜片连同艾炷向上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亦可随即更换艾注再灸。以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
每次选用1~3个穴位,多选用患部或邻经腧穴,每穴每次施灸5~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治1-2次,3次为1疗程。
4.艾炷隔姜灸
隔姜灸是用姜片作间隔物而施灸的-种灸法。取新鲜生姜1块,姜片大小可根据施灸部位及所选用艾炷大小而定,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如病人在施灸过程中觉局部有热痛感,可将姜片连同艾炷向上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亦可随即更换艾炷再灸。以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
每次选用1~3个穴位,多选用患部或邻经腧穴,每穴每次施灸5~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治1~2次,3次为1疗程。
5.针上加灸
针上加灸又名温针灸、针柄灸、传热灸、烧针尾。此灸法是在毫针刺入穴位后留针过程中,在针柄上插入艾卷施灸的一种灸法,是毫针针刺和艾卷灸的结合。
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3次为1疗程。
6.温盒灸
温盒灸是用种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个部位而施灸的方法。
多选用局部腧穴,每次施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2次,3次为1疗程。
7.葱白敷灸
取葱白适量,洗净后捣如糊膏状,敷于患部,上盖纱布(或油纸),胶布固定即可。每日敷灸1次,3次为1疗程。
8.蒜泥敷灸
取大蒜(去皮)适量,捣如泥膏状,敷于患处,上盖纱布(或油纸),胶布固定即可。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9.艾炷隔豆豉饼灸
取豆豉适量,捣烂后少用水调和,制成饼状,大小与病灶相同,厚0.3~0.6厘米,将药饼放于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次5~7壮,艾炷如枣核或黄豆大,每日灸治1~2次,3次为1疗程。
10.泥鳅士豆敷灸
取土豆1个,洗净,泥鳅一条(约10厘米长),备用。敷灸时先将土豆切碎,再与泥鳅同时放入器皿中捣烂,捣至黏腻沾手时,取出做成药饼(视病灶大小),贴敷于患处。如遇有化脓开口者,可先用利凡诺纱条添补,外盖敷料后,再敷此药饼治之。每日敷灸1次。
11.蒲公英敷灸
取鲜蒲公英适量,捣烂如泥膏状,敷于患处,油纸或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敷1次,3次为1疗程。在敷灸同时亦可用鲜蒲公英30克水煎内服。本法适宜初期红肿热痛者。
12.仙人掌敷灸
取仙人掌适量,去皮刺,捣如泥膏状,敷于患处,油纸(或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敷1次。亦可把食盐适量(10~15克),同仙人掌共捣如泥膏状,加入鸡蛋清适量调和,敷于患处,1~2天换敷1次。本法适宜乳腺炎早期。
13.葱白蒸气灸
取葱白克切碎,再将蒲公英60克,牙皂15克共研细末,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后倒入大茶杯中,对准患部用蒸气熏灸。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适宜早期未化脓者。
经
验
辑
要
(四)经验辑要
临床应用一:据熊新安报道,采用艾炷隔蒜灸膻中及拨天宗穴治疗本病47例,疗效较好。本组病例全部是青壮年产后授乳期妇女,初产妇34例,经产妇13例,均为早期未化脓者:右侧发
病者35例,左侧12例,伴有畏寒发热者39例,体温在37.5~38.5C者23例,38.6~39.5C者16例;病程2~3天者9例,4-5天者33例,6天以上者5例;发病后经用抗菌素和中药治疗无好转者19例,未经其它治疗者28例。
治疗方法:先嘱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取生大蒜7瓣(最好用独头蒜),切成0.8~1毫米厚的薄片,放在膻中穴上,然后取艾绒少许置其上点燃施灸,每次5~7壮,以局部潮红为度。施灸后再令患者取坐位,医者在患者背后,取患侧天宗穴,以左手固定肩部,右手拇指指尖作分筋样的推压拨动,手法稍重,使局部酸痛,连续左右来回拨动6~7下为1次,反复拨动3~5次。每天灸、拨各2次。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用上法治疗后,痊愈(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随访观察1个月以上无复发)43例;显效(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但乳房内尚残留未完全消散的硬核)3例;好转(初诊有化脓征兆,治疗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减轻,中断治疗后又化脓)1例。--般经过2~3次可以治愈。
病案举例:曹x,女,29岁,教师。主诉:畏寒发热,体温39.3C,右侧乳房疼痛,乳汁分泌困难,已有3天。检查;乳房下方红肿,局部触诊有硬块如拳头大,皮肤灼热,皮色正常。临床诊断为右侧急性乳腺炎。按上法治疗1次后,疼痛减轻,肿块缩小,体温正常,乳汁分泌增多。治疗2次后,肿块已缩小(如鸡蛋大),触痛不明显,硬块变软,乳汁分泌正常。治疗3次后,硬核全部消失而愈。(熊新安.灸膻中拨天宗治疗急性乳腺炎47例.中医杂志,.8:11.)
临床应用二:临床应用艾卷隔葱灸治疗本病60例,其中初产妇49例,经产妇11例,年龄均在24~35岁之间;右侧发病者45例,左侧15例;病程最长9天,最短12小时,2天以内者居多;未经治疗而来诊者42例,经其他方法治疗而无效者18例;全组病例患侧乳房均有红肿热痛,其中畏寒发热者52例,体温最高者39.5C,一-般均在38~39C之间。治疗时均按艾卷隔葱灸法操作,每日灸治2次,每次20~30分钟,均选用患部腧穴。
治疗结果:本组60例中,痊愈者51例,显效者5例,好转者3例,无效者1例(来诊前曾经服中药,注射青霉素及局部敷药治疗无效,已经外科切开排脓者);显效以上率占93.3%,总有效率为98.3%;治疗次数最多5次,最少1次,平均3.1次。本法对初期未化脓者,疗效尤佳。
临床应用三:据王达报道,采用艾卷温和灸治疗本病,获效满意。灸法取穴以肩井、乳根为主穴,曲池和手、足三里为配穴,均取患侧,每穴灸5-10分钟,每日1次。本病初期,一般灸1-2次即可取得较好效果;对已成旅者,可促其提前排脓,加速愈合。本法有止痛、消炎、消肿、退热作用。
病案举例:例一:官x,女,26岁。患左侧急性乳腺炎,曾经注射青霉素及内服磺胺噻唑,症状不减。此时患者精神烦躁,痛苦不堪,整夜不能入睡,又寒又热,头昏头痛,恶心不思饮食。检查:左乳房上外侧方潮红肿胀,硬块如鸭蛋大,拒按,体温39.2C。用上法经灸患侧肩井、乳根、曲池各6-10分钟。翌日复诊,自诉灸后当即痛止,寒热渐退,当晚入睡好。左侧乳房红肿已消失大半,肿块明显缩小,触之亦不甚痛,再如上法灸治1次,彻底痊愈。
例二:贺xx,女,22岁。自诉乳房肿痛已6天,曾经注射青霉素和外用硫酸镁溶液热敷治疗2天,肿痛仍未减。现患部胀痛难忍,已几天不曾安睡,时微觉寒热,脉滑数,体温37.5C,左乳房外侧有6厘米x4厘米之硬块,触之坚硬,肤色微红,中有米粒大小之脓点。按上法灸左侧肩井、乳根、曲池、足三里各5~10分钟,灸治前因胀痛难忍,灸后痛即消失,当夜开始大量排脓。翌日复诊,自诉已不痛,能安睡。体温正常,患部肿块缩小变软。再如上法灸肩井、乳根各5~10分钟,灸时疮口又流出脓汁,用消炎膏外敷。3日后复诊,红肿全消,只有米粒大小之疮口未愈合,后单灸乳根而痊愈。视疮口无瘢痕。(王达灸治乳痈经验简介.广东中医,,10:27.)
临床应用四:据张正义报道,采用泥鳅土豆敷灸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一般两次即见效。
病案举例:刘x,女,右侧乳房红肿热痛,经用青、链霉素等抗菌素治疗20余天无效,转而行外科手术,术后红肿痛仍不减,患部又自行溃破两处,患者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夜不能寐。经用上法治疗1次后痛减,2次后开始收口,敷灸3次痊愈(敷药期间已停服其他药),(张正义.泥鳅土豆外敷治疗乳痈.新中医,,7:25.)
(五)参考资料
1.治乳妒方,以蒲横度口,以度从乳上行,灸度头二七壮。(《千金方》)
2.膺窗、临泣(足)、神封、乳根、足三里、下巨虚、下廉、天溪、侠溪,均治乳痈。乳妒灸两手鱼际二七壮。(《针灸资生经》)
3.肩偶、灵道灸二七壮,温溜灸,小人七壮,大人二七壮,足三里、条口、下巨虚各二七壮。(《类经图翼》)
4.一妇人患乳痈气血颇实,但疮口不合,百治不应,与神效瓜蒌散,四剂少可,更与数剂,及豆豉饼灸之而愈。(《续名医类案》)
5.妇人乳痈等证,先以湿纸覆上,立候纸先干处为疮头记定,然后用独蒜去两头,切中间三分厚,安疮头上,用艾柱于蒜上灸之,每五炷,换蒜再灸。如疮大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以蒜捣烂摊患处,铺艾灸,蒜败再换。若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其疮乃随火而散,此拔引郁毒以治之法,有回生之功。(《医学入门》)
6.治乳肿,惋一个,用灯草四租十字排婉内,头各露寸许。再用纸条寸五分阔,用水湿了,盖碗内灯草下,纸与惋口齐。将惋覆于患处,留灯草头在外,艾一大团放惋底,火灸之,艾尽再添,至惋内流水气,内觉痛止方住。甚者,次日再灸一次,必消。(《串雅外编》)
7.初起时用葱白或大蒜捣烂,铺患处,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每天一、二次。(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
(六)补充说明
灸法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上有非常满意的效果,尤其对初期出现肿块,而未化脓者,疗效最佳,如果治疗及时,一般1~3次即可痊愈。所以,早期治疗对本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若患部肿块已成脓者,用灸法可促使自然破溃,排净脓汁后,可外敷拔毒消炎膏,继续灸治可早期愈合。灸法治疗本病,操作既简便又安全,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亦可自行灸治。
应保持乳头清洁,乳汁排泄通畅,在灸治过程中,定期用吸乳器吸出乳汁。炎症严重者,应暂停婴儿哺乳。如持续高热,肿痛,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应积极采用综合治疗。
欢迎 臧教授艾灸研发团队,在臧老师的坚强领导下,走韩国下日本,走遍了祖国大地。臧教授五十年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换来了今天的胜利成果。
颐顶堂企业研发、生产出了高质量的艾炎产品、艾灸设备,总结出了一整套系统、成熟的艾灸技术,毫不夸张的说:“不是最好,却是更好。颐顶堂企业不负使命,将臧教授数万名患者临床经验的成果传承下来,发扬光大,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不懈努力。
目前,无极循经灸已经赢得了加盟商和广大客户的信任和好评,并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为艾灸行业领导品牌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为艾起航,与艾同行,传播大爱,做顶端艾灸,立足艾灸行业制高点。让您分享技术,分享产品,分享财富,分享健康,分享快乐,分享成功!
全国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