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一期“励志之星”候选人事迹展示后,今天研小助将继续带领大家走近工学部、信息学部和医学部的“励志之星”候选人,聆听他们的励志故事。
14
动力与机械学院·余娜
向上滑动阅览
----个人简介----
余娜,女,动力与机械学院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来自新疆阿图什市。研究生期间,她在学生工作中积极奉献,担任多项职务的同时认真学习,取得了专业课绩点3.76的好成绩,发表了一篇SCI二区论文,同时积极投身各项学术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担任计算机学院高数助教期间,获评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助教。她立志科研,已获得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offer。
----个人事迹----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记研究生生活的点滴成长
一、扎根
我出生自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阿图什市。这是一座小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慢,安逸地过着属于自己的清贫但又快乐的小日子。我的姐姐就在这样的小城里出生,学习,工作,安安静静地扎下了根,我本来也会是这样。
转机发生在小升初。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一个支援南疆教育的措施——“新疆区内初中班”(简称“内初班”),而我有幸考上“内初班”,辗转去了北疆的石河子市。这之后,我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内地新疆高中班——依旧是国家为支援新疆教育颁布的一项教育政策,这次我来到了深圳。之后,我又考入了武汉大学。
每一次辗转,我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何其幸运,生逢其时。在祖国母亲的光辉之下茁壮成长。
二、发芽
本科期间的迷茫依旧历历在目,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如何为梦想所服务;周围的同龄人是一批更加优秀的人,竞争更为激烈;繁多的课程与丰富的课余活动……这一切让我短暂地迷失过。而回望这段旅程,我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那些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因为我曾是那样的迷茫。
本科后我考上了武汉大学研究生。因为学制短,若不能深耕其中,两年生活一定匆匆无踪影。我积极加入了院研究生会,担任班级和党支部的职务。尽管当时时有自我怀疑,担心自己“亵渎”了研究生生活——毕竟研究生应以“研究”为主。不过后来来看,这一切决定都是正确的,至少是不留遗憾的。我在学生工作中接触到了一批优秀的同龄人,而我也努力向他们看齐;我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发光发热,留下了踪迹。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我也在慢慢蜕变。曾经性情胆小的自己总是在“做”与“不做”之间犹豫徘徊,现在明白了责任才是每项学生工作的核心要义。
研一寒假疫情爆发,受疫情所困,我没有回家。留守武汉期间,我住在政府提供的“武汉滞留人员”酒店,在那里我感受到志愿者们无私的付出,感动于他们细致入微的关怀,也因此而深深爱上了武汉。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而我也立志于为这第二故乡做点什么。我报名参加了武汉大学学生会组织的线上援助活动“疫情大作战”。尽管我们的职责是整理每日的正面新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