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毛主席,可能很多人首先提起的是毛主席的睿智,从青年起立志,在后来的日子里无怨无悔地投身于国家和民族的革命事业,挽救了党,带领了党走向成熟、走向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让全体中国人民都彻底翻身做主了。
毛主席是一个伟人,但是伟人也是人,毛主席作为一个具有血肉之躯的人,也是有着自己的亲人和家庭,有着身为丈夫、身为儿子、身为父亲的情感。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在动荡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牺牲了很多,毛主席的亲人为了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前前后后有许多人献出了生命。
年,毛主席的内表弟,妻子杨开慧的表弟杨向钧在长沙被国民党杀害;
年,毛主席的妹夫,妹妹毛泽建的丈夫,担任中共衡山县委书记兼宣传部长的陈芬被反动派杀害。第二年8月,毛泽建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英勇就义于衡山,年仅24岁。她和陈芬的幼儿,也在不久后死去;
年,毛主席的内弟,杨开慧的堂弟,曾担任中共湖北省委鄂西特派员的杨开明被反动派杀害于长沙,年仅25岁;
年,毛主席的妻子、毛岸英的生母杨开慧被反动军阀何健逮捕,在长沙惨遭杀害。当时在江西指挥红军进行反"围剿"的毛主席听见这个消息,悲痛莫名,心痛地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当时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小儿子毛岸龙,年仅四岁,也被迫害致死。
年,毛主席的弟媳、毛泽覃结发妻子赵先桂被敌人逮捕,在济南遇难,年仅27岁;
年,红军主力长征后,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任独立师师长,在江西瑞金掩护战友撤离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0岁。这个噩耗传到毛主席的耳中,毛主席久久说不出话来,过了很久才撑着腰强站起来,对着身边的大弟弟毛泽民悲痛地说:"母亲在世时,曾把我召到床前专门向我交代,一定要照料好小弟。我是没有尽到当大哥的责任啊!"
年,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到新疆工作,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次年遇害,年仅47岁。到这一年,兄弟三人,只剩下毛主席自己一人,毛主席一个强大的人也哭得打湿了衣袖。
年8月10日,毛主席的侄儿,毛泽覃的遗孤毛楚雄在随八路军谈判代表赴西安途中被胡宗南扣押,后被反动派活埋致死,年仅19岁。
除此之外,还有毛主席的内侄女,杨开慧的的侄女杨展;毛主席的表侄、二姨表兄王德恒;毛主席的弟媳、贺子珍的同胞妹妹贺怡……无数的亲人们为了革命事业惨遭杀害。
毛主席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这些打击,甚至于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一位青年俊秀,博学多识又有着深刻的马列思想认识,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但是却在毛主席年老的时候,壮烈牺牲于朝鲜战场,毛主席白发人送黑发人。
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上,被美军飞机投下的燃烧弹杀害,遗体被烧成了焦炭,看不出面貌,只靠着自己岳母赠送的全钢手表才认出身份。毛主席在事后接到消息,久久沉默不语,整晚抽着烟,眼泪在眼眶里流转却是哭不出来,身边照顾起居的同志们看见毛主席如此伤痛,也难过得说不出话来。等到天明的时候,毛主席才终于发出嘶哑的声音,说了一句诗句批复了前线。
坎坷的成长历程
毛岸英的经历很是坎坷。毛岸英出生于年10月24日,是毛主席的大儿子,一直带着两个弟弟毛岸青和毛岸龙跟着母亲杨开慧身边。在童年时期就跟着母亲入狱坐牢,见多了牢狱里的丑恶和黑暗。
毛岸英六岁的时候,母亲杨开慧被反动派杀死,毛岸英和两个弟弟虽然在当时被救了出来,但是后来却因为反动派的迫害,和中央以及亲人们都失去了联系,青年时期便流浪在街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小弟弟毛岸龙在当年身陷牢狱的时候就已经因病夭折了,剩下的兄弟两人一直到年才被叔叔毛泽民派人找到,随后被送到了苏联的国际儿童院学习,数年的艰苦学习生活之后,岸英先后担任了少先队的大队长、儿童院的团支部书记和儿童院所在的列宁区团委委员,他经常应邀到各处去作报告。
在二战中,毛岸英虽然人在苏联,但是在卫国战争中,他却积极要求参与战争,他虽然拒绝加入苏联国籍,坚持他是一名中国人,为中国人而自豪,但是却也爱苏联,爱共产主义,他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斯大林接见了,夸赞他的政治觉悟,并送给他一把自己的手枪留念。
年,在苏联学习和磨炼了9年之后,毛岸英回到了父亲的身边,看着从小历经磨难,如今却成长成为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毛主席显得十分高兴。在经历过短暂的两天相聚后,毛主席把这个看起来"洋气"的孩子带到了劳动人民中去,去上"劳动大学",深入劳动群众,身体力行参加劳动,把自己改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到北京机器总厂工作,任党总支副书记,工人们赞扬他是"党的好干部,工人的贴心人"。
保家卫国,第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
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很快介入朝鲜半岛的战争,同时侵入我国东北边境和台湾海峡,经过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研判,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
在这个时候,毛岸英不顾毛主席身边的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决心参与到这场伟大的保家卫国战争中去。
在此前,毛岸英才刚刚和妻子刘思齐成婚没有多久,毛岸英申请出战的那几天,刘思齐患了急性阑尾炎住院,毛岸英来看妻子,对妻子刘思齐说:"最近我要出差,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你接不到我的信不要着急,主要是交通不便。"在快离开的时候,毛岸英又说:"这次出差的时间可能很长,照顾不了岸青,希望你母亲能在我不在北京的这段时间照顾他。"他拉着妻子的手,深情地说:"现在全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会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你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
毛岸英站起来要走的时候,依依不舍地望了一眼妻子,他说:"我走了,你出院后,每个礼拜六要去中南海看望爸爸,不要因为我不在你就不去。希望你好好照顾岸青,能答应吗?"毛岸英随后到了丈母娘张文秋的家去,叫醒了睡梦中的张文秋,毛岸英拜托她说:"爸爸让我到苏联去。事情是保密的,我不能多讲。我要走了,就是对我弟弟很不放心。我特意来拜托你,请你帮我照顾他。"
毛岸英准备出差到什么地方,去多长时间,他一直没有告诉妻子,也没告诉丈母娘。妻子一直到了毛岸英牺牲后才得知丈夫所谓"出差"的始终。但那时已经是阴阳两隔了,到了年刘思齐才第一次到达朝鲜的土地上见到了丈夫的墓碑。刘思齐后来回忆说:"朝鲜的同志曾对我说:朝鲜的山山水水遍染着志愿军烈士们的鲜血!"
毛岸英在告别了妻子之后,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毛主席沉思了一下,知道了儿子也已经和妻子说过了,于是就答应了,第二天在家宴上,毛主席宴请被点将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把毛岸英的请求说了出来。
彭德华司令一开始是十分不愿意的,毛主席的一家人都已经为了革命斗争牺牲了许多人,而且这次面对的是世界上拥有强大火力的美军,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即使毛岸英为了历练也不该选在这个时候。
毛主席没有太多的理由,只是坚决地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因为毛岸英懂俄语、英语,过去又从事过机密情报工作,他便留在了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元帅身边工作,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并当选支部书记。所以彭德怀总司令说毛岸英是"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魂飞雪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毛岸英进入朝鲜后,除了很少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毛岸英的身份,只知道这是一个地方的同志,主动申请入朝作战,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才,精通多国语言。在志愿军总部,毛岸英和大家一样都呆在彭德怀总司令的办公室工作,晚上就在办公室用稻草搭的地铺上睡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就满身长了虱子,而且吃的都是粗高粱米,没有青菜。彭德怀总司令对毛岸英很关心,多次提出让他一起来吃饭,但毛岸英拒绝了,不想搞特殊化。
在当时,另外一个机要秘书叫做郭洪光,是彭德怀总司令从西安带过来的,一开始他也不知道要上战场,思想工作没做好,在初期一直十分消极,工作积极性不高。毛岸英在当时担任党小组的组长,像朋友似的找郭洪光聊天,谈自己对于这次战争的认识,为什么自己成婚不久就坚决请求参战……郭洪光被感动了,后来在朝鲜战场上尽心尽力地保护和照顾彭德怀总司令,一直等到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才回国。
毛岸英为人非常地谦逊,做事也认真,但是有一个"毛病",经常被同事说在嘴边,甚至最终也是因为这个"毛病",导致了毛岸英的壮烈牺牲。
这个毛病就是毛岸英十分喜欢熬夜工作和看书,所以导致早上不能够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和按时防空。后来,和毛岸英一起工作的机要秘书张养吾因故调回西安工作,调西北军区司令部的高瑞欣参谋来办公室工作。
据张养吾回忆,有一次防空,司令部要求天亮前进防空洞,大家吃完了饭,毛岸英才起床漱口,大家等他吃早饭,饭没吃完敌机就来了。当时他们几人来不及进防空洞了,于是就在屋内藏着。4个人一人蹲一个角落,几十公尺外炸弹就一直响起。
张养吾回国后,没有人能及时督促毛岸英按时起床,而新调来的高瑞欣年龄比毛岸英还小两三岁,有时候早上睡得比毛岸英还晚。11月25日早晨,毛岸英饥肠辘辘,因为他又睡晚了没赶上吃早饭。一直到早上十点钟,也没见到昨晚上盘旋在上空的敌机,毛岸英和高瑞欣忍不住了,就悄悄地离开矿洞向彭总作战室走去。
十一点钟左右,凄厉的防空号响起,狡猾的四架美军轰炸机飓风一般俯冲轰炸,掠过总部上空又突然回返,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丢下了十几颗凝固汽油弹,当时烈火瞬间就将几栋小木屋点燃。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烈火和浓烟随之而起,木屋迅速燃烧,根本来不及抢救。
超高温度的大火弥漫着这片区域,毛岸英和高瑞欣在作战室里来不及逃出,瞬间被火海吞噬。大火燃烧了几个小时,一直到结束后,人们才在废墟中扒出两具尸体。尸体已经被烧得缩了起来,只剩下骨头架子,拉开后勉强能看得出是个人形。后来人们靠着平时毛岸英戴的一块全钢的手表才认出来这是毛岸英。
大家围着遗体痛哭,彭德怀脸色苍白,眼含热泪,默不作声,觉得辜负了毛主席的委托。他更是想到了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曾经数次叮嘱他,"你们的指挥所应建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们司令部的安全。""你们指挥所应速建坚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万勿疏忽。""请你们充分注意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而他每天只忙着指挥打仗,没想到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不幸,使他既震惊万分又追悔莫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而这份教训的学费确实如此昂贵。
彭德怀总司令当天就向中央军委汇报工作,短短的一篇电文竟然足足写了一个多小时。消息传回国内,周恩来接到消息,知道这个消息会对毛主席造成多大的影响,而毛主席当时正在指挥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且本人正患着感冒,不想因此分毛主席的心,于是当时的中央相关负责人就把这个消息隐瞒了下来。
知道年元旦过后,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取得了胜利,毛主席本人身体也好转后,周恩来总理才把这个消息附上电报一起送到了毛主席桌案上。信和电报都不长,毛主席却看了很久,久久都没有说话。身边的人看见这一幕都低下了头,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这个时候,那位伟人毛主席似乎不见了,只剩下一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的老父亲,为这位老年丧子痛苦老人而心痛得无法自拔。
看着周围人的反应,毛泽东强压悲痛,嘿嘿一笑,"唉!战争嘛,总要有伤亡,没得关系,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岸英是个苦孩子,从小没了娘,后来参加战争,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这件事先不要对思齐讲,晚点,尽量晚点……唉,新婚不久就失去了丈夫,她怎能经得住这沉痛的悲伤哟!"
毛主席喃喃自语,有些不知所措,这些反应让后来在毛主席身边的人每每提及都要黯然落泪。在那之后,毛主席曾经暗自神伤,剩下自己的时候,吟咏古诗:"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对于前线的战报,对于请示毛岸英的尸骨如何处置,毛主席沉思了整夜,在房间里自己一根烟一根烟抽着,没有说一句话。第二天清晨,毛主席挥泪提笔写下一句诗批示回复:"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毛主席相信,让儿子的尸骨和无数烈士的尸骨一同葬在朝鲜的青山绿水间,也是儿子的心愿,这或许就是父子间最后的心有灵犀吧。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后,仅有的遗物就是两件棉织衬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毛主席暗暗将这些东西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叠放得整整齐齐,藏了二十多年,一直在睹物思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毛主席光辉伟岸的人生,为了国家民族的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人生、献出了自己的亲人,这就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毛主席。毛主席和毛岸英父子两人体现出来的模范共产党人的思想和风范永远值得所有人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