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麻醉科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宣教

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A)

一、疼痛的概念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指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

疼痛既是机体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及防御性反应方式,又常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疼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从身体、心理等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疾病康复,导致其功能受限、生活质量降低、情绪低落,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增加并发症和医疗成本。进入21世纪以来,对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已成为临床医疗服务的一项基本内容。接受疼痛的评估与治疗是患者的基本人权,医务人员必须予以尊重和重视。

二、急性疼痛的概念

急性疼痛是指与手术,创伤、烧伤或某些疾病状态(如心肌梗死、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癌症患者的病理性骨折等)有关,持续时间短于3个月的疼痛。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创伤性疼痛、烧伤痛和分娩痛等,为伤害感受性疼痛。

三、手术后疼痛的概念

简称术后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即刻发生的一种反应,是临床最常见并需即刻处理的急性疼痛。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2~3d),但疼痛仍会影响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引发各种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

四、术后疼痛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一)短期不利影响

1、氧耗增加。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良影响。

2、心血管功能。HR升高、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及梗塞的风险增加。

3、呼吸功能。隔神经的脊反射性降低,肺功能降低,上腹部和胸部手术后,导致呼吸浅快呼吸肌僵硬致通气量减少、无法咳嗽及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导致肺部并发症。

4、胃肠。导致胃肠蠕动的减少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延迟。

5、泌尿系统。尿道及膀胱肌运动力减弱,引起尿潴留。

6、骨胳肌肉。肌张力增加,肌肉痉挛,限制机体活动并促进深静脉血栓形成。

7、神经内分泌。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增加,引发术后高凝状态和免疫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和分解代谢性激素的分泌增多,合成代谢性激素分泌降低。

8、心理情绪。焦虑、恐惧、无助、忧郁、怒气、过度敏感、挫折、沮丧;家属手足无措。

9、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会产生心情和行为上的不利影响。

(二)长期不利影响

1、慢性疼痛。术后疼痛控制不佳是发展为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2、行为改变。术后长期疼痛(持续1年以上)是行为改变的风险因素。

五、什么叫患者自控镇痛?

患者自控镇痛的意思是“患者自己掌控镇痛治疗”。这个过程借助镇痛泵实现。镇痛泵内有微电脑芯片,医生预先将给药程序设置在其中,当您觉得疼痛较剧时,按压给药按钮,镇痛泵就会按照医生预先设置的给药程序,将小剂量的镇痛药物输入您的体内。

六、什么是硬膜外镇痛?

麻醉医生在麻醉过程中将一根钓鱼线粗细的管子置入患者背部。镇痛药物通过这根细子被注入硬膜外腔,使脊神经暂时被麻痹,从而产生镇痛效果的过程,称为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镇痛的持续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況而定,通常在2~3d之内。

七、PCA的优点

与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药相比,PCA有明显的优点:

1、在镇痛治疗期间,镇痛药物的血药峰浓度较低,血药浓度波动小,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减少镇痛治疗时过度镇静的副作用。

2、镇痛效果好。

3、PCA能克服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做到按需给药。

4、减少病人疼痛时等待医护人员处理的时间。

5、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6、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医疗品质的满意率。

7、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八、PCA给药模式

背景输注+单次剂量:在连续输注一定药物的基础上,在疼痛时病人增加一次单次剂量。

九、单次给药剂量

单次给药剂量(Bolus)是指病人疼痛未消除或疼痛复发时追加的药物剂量。其目的是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又不产生过度镇静。Bolus是PCA克服镇痛药物个体差异的主要手段。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病人镇静情况,每次调整25-50%用药剂量。Bolus每次增加血药浓度为Bolus剂量除以药物初始分布容积。Bolus大小是决定PCA疼痛治疗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Bolus剂量过大,血药浓度过高,副作用发生机率增加;剂量过小,增加病人用药的次数,降低病人对PCA的依从性。

十、锁定时间

锁定时间(Lockouttime,LT)是指PCA装置两次单次剂量间的间隔时间。锁定时间是PCA的安全保护方式之一。锁定时间的目的是防止前次单次剂量尚未起效病人再次给药,预防药物过量中毒。锁定时间由药物的起效速度、PCA的用药途径决定。其反应药物在作用部位达到足够镇痛浓度所需时间。如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时锁定时间一般为5-15分钟,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时锁定时间多为10-30分钟。

十一、在术后随访过程,APS护士常用以下两种方法评估患者疼痛。

1、数字评分法

患者可以选择0到10中间的一个数字来表示疼痛的程度。0分指“没有疼痛”,而10分表示患者所能体验的最剧烈的疼痛,通俗的讲就是“疼得无法再疼了”。当评分在1~3分之间时,表示轻度疼痛,不会影响睡眠;当评分在4~6分时,表示中度疼痛,已经影响到休息和睡眠;当疼痛在7~10分时,表示重度疼痛,患者已经忍受不了,生不如死。

2、脸谱法

当患者本人无法操作镇痛泵(如交流困难者、儿童、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患者)可用此面部表情量表进行评分。当评估分数大于等于4分时,需要按压给药按钮进行镇痛治疗。当分数在0~3分之间时,不需要按压给药按钮进行镇痛治疗。

十二、使用镇痛泵会影响伤口愈合吗?

不会。恰恰相反,正确使用镇痛泵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休息,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十三、使用镇痛泵会导致药物上瘾吗?

不会。镇痛泵中所使用的药物经过麻醉医生的仔细挑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只要不存在药物滥用就不会上瘾。

十四、镇痛泵使用时会有什么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在使用镇痛泵之前,麻醉医生都会给予防止恶心呕吐的药物,以最大程度预防其发生。其他常见的副作用还有过度镇静、皮肤瘙痒、口干、便秘等。

十五、镇痛泵可以使用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镇痛泵的使用时间为48小时(从手术结束后开始计算)。如果需要,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请求麻醉医生延长使用时间。

十六、使用镇痛泵的过程中,什么情况下应该联系医护人员?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患者或家属应该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1、短时间(30分钟内)内连续多次按压给药按钮后疼痛仍没有缓解。

2、当患者出现异常的长时间睡眠状态、呼唤不醒或者口唇颜色异常(如发紫)时。

3、患者有较为严重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皮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xenwy/4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