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别人和我留学有多少苦衷,我是根本不信的。
直到坐上飞机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我都是兴奋的。
觉得要开始新阶段了,开始一个人闯荡天地的自由日子了。
觉得新鲜可以给我长达至少一年的活力,给我不知多少的创作灵感。
觉得新的城市会有新的机遇,新的感受会给我新的生活。
是,从落地那一天起,一切都是新的。
新得陌生的。
伦敦的街道比想象的还要窄,人比想象的还要多。
来自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人种,不同母语的人,都在这座城市生活着。
刚来的第一周,特别喜欢坐巴士,在红色的双层巴士上,从东晃到西,从教堂到公园,从牛津街到贝克街,从人海里穿行。
也就是在穿行的过程中,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久没有一个人长时间的独自生活。
我对朋友说,大概是20年里,第一次很深切的理解了北漂们的感受。
不是拥有钱财和朋友就能获得归属,是觉得“这座城市再好,终究不是你的”。
其实感觉越长大,接受新生活越难了。
习惯久了,早就被塑成了自己最方便舒适的样子,再去改、再去调解,反而比以往更需要时间了。
留学生最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住处和交通,都被我这个零经验人士搞得一团糟。
可能是一种侥幸的依赖,总觉得某个人知道就好了,直接问熟人就好了。
缺乏独立思考的结果就是,问题突然来临时手足无措。
比如租房合同要怎么签,地理位置怎么选,环境安保和设施考量;朋友交往与课堂互动,老师的反馈该怎么回,银行卡怎么申请,看似琐碎的却复杂的事情,都必须一件件适应、摸索、处理。
所以在头两周的混乱里,房子没有着落,合同被险些无法修改,银行卡一直拖着没有办,老师问我,“你为什么看上去很疲倦”?
那天从寄住的姐姐家出门发现交通卡到期,种种原因充不上新的使用额度,于是走了一个半小时到上课地点。
那一路很长,可我脑子里却空空荡荡。
没觉得街上有风光,只有反复在想“回国多好”。
其实在那么赌气想的时候,我是内疚的。
在周折的申请后,出发的伊始,付出的所有努力竟然在自己刚刚翻开的新日历中打起退堂鼓。
坐反公交车往回跑,在街上摔个跟头,起来还要继续跑。
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要反复斟酌怎么协商,翻着几页的留学公寓预约,冷冷的三明治,和爸爸妈妈视频时不知道怎么开口的近况。
那一刻就觉得为什么条条大路那么多,我们会选这一个。
明知道那种反问是很幼稚的,可还是很不争气的想要哭。
线线说,“你知道你以前为什么正能量吧,因为你真的太幸福。”
我们视频了一个多小时,从那几天的波折聊到我们出国学习的选择。
从前都是我在国内安慰着她,这次变成了她在劝解着我。
她说,出来,是为了想清自己更想要什么。
如果一直待在一个地方,就不会知道对比才有的珍贵。囿于一方,便渴望外面的辽阔;只有见识过更大的世界以后,才能更谨慎地做出权衡过的最优选。
让自己确信拥有的已是当下最好的安排,幸福和满足才会足够坚实,抵挡住其他道路的诱惑。
围城无处不在,是人终其一生需要找到的动态平衡。
她说去年巴黎闹事的时候,只觉得好好活着,安安全全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这就是我们穷尽生活的意义,找到本真而质朴的追求,让自己可以安静、踏实、不骄不躁的东西。无论是对比得出的简简单单,还是衡量以后仍然放不下的理想宏图,这个不那么轻松的探索过程,都是很有必要的。
咬咬牙能过去的坎,是为了防止在郁郁寡欢的余生中不甘心。
想到这儿,也便觉得没什么事情是不能抬头过去的了。
每到整点的时候,巴黎铁塔会闪起灯光,线线走到阳台拍给我看。
伦敦和巴黎好像就连在一起似的,分解了所有孤单和难过。
第三周的生活果然好了很多,在努力的沟通后,房子有了解决方案,搬家收拾,买齐各种所需,摸熟了交通和地理方位,脚下的步子迈得轻松许多。
班上来了几个新同学,聊到为什么这么晚报到,有个妹子的眼眶都要红了。
她说自己到的第二天就急性阑尾炎,夜里一个人打了,到英国的第一个收获就是手术,肚子上打了四个洞。
另一个姑娘脸上过着敏,也还没有找到住处,前几天是她的生日。再看看,班上还有许多的人皱着眉头,有姐姐中午1小时午休还要转站几程找中介,也有的仍然在职,晚上还要继续忙工作。
看着每一个人都很努力在生活的样子,会感觉自己也该振作,因为一切已经足够幸运了。
放学路上,我看见旁边一个姑娘一边视频着一边抹眼泪,一边还在向前走。
街上掉眼泪的人很多,你只是其中一个。
哪有容易轻松的就能获得的成就呢?
除非是自己能够平淡得心服口服。
“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那你就放弃,但是你放弃了就不要抱怨。”
在获得那份最终的安定前,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辛苦和安逸的平衡,找到可以让自己愉快生活的位置。
身边创业的、融资的、风光的,又或是失意、尖酸的、嘲讽的;
再普通点,结婚的、生子的、或者逍遥的、移民的。
他人的生活,就像你路过的某座城市,某条河流,终究不是你的。
我们需要去看,去懂,去理解并祝福每一种生活的选择。
然后,更好的,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我们在一波接一波的大浪里,不敢停歇地向前。
为的是拥有更多余地和空间,去决定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对线线说,“向前走”是件多么辛苦的事情。
因为只要向前,就会不断遇到新的困惑。
慢慢也理解很多人宁愿待在原地什么也不做,因为熟悉的被窝多么舒服。
可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人生与人生的不同。
我们在被窝里无法获得永恒的幸福,还是会擦完眼泪继续上路。
想看看通过自己的坚持,可以走完哪段路程。
拍拍腿上的灰,该面对的就得面对。
该继续走的路,不要总想着怎么回头。
-END-
谢谢大家的支持
新书加印啦
仍然在当当、京东,天猫有售
留给自己或给那个你想鼓舞的好朋友
??
当当、京东、天猫即可购买与壹本印画合作的精美礼物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