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儿子成了ldquo副班主任rdq

前言

中职教师是实用技能的传授者,他们用知识充实学生的内心,用技能武装学生的未来,用行为示范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们用师者的担当与责任,打破偏见与不理解,为职业教育的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职教名师系列聚焦部分广州中职优秀教师,通过他们的事迹,展现中职教师厚德精技的育人历程,书写广州中职教师的职教情怀与理念。

黄振强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师)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坚守“德技并修”初心,在15年教龄中连续担任班主任12年,目前担任贵州订单精准脱贫班班主任。曾荣获“番禺区优秀教师”、“广州市十佳班主任”称号。

黄振强(右1)获“广州市十佳班主任”称号

年,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在番禺区对口支援的贵州威宁、赫章两县招收了3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妻子长期异地工作,还需要独自照顾身患重病的老人和读小学的儿子的情况下,电子技术专业教师黄振强毅然地担任了订单精准脱贫班的班主任,一以贯之地用心、用爱、用情开展工作。

做学生生活的“勤务员”

对于学生,黄振强总是说:“本着对自己的小孩态度一样,我就是他们在这里最亲的的一个人亲人”。他努力营造贵州订单精准脱贫班“家”的氛围,细致入微照顾好每一位同学的衣食住行,孩子们也开始慢慢适应了学校生活。但现实却不如人意,由于大部分同学第一次远离家乡到广州,水土不服造成同学们陆陆续续生病。

作为班主任的他只能一次次将儿子放在办公室,将生病的医院治疗。其中一名孤儿同学患急性肠胃炎、轻度阑尾炎,需要留院治疗,甚至需要动手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该同学最后也不需要动手术顺利康复出院。一个个寂静的夜晚,他拖着“副班主任”(他儿子)疲惫地离校,父子俩也成了学生的亲人。

黄振强给贵州学生颁奖做学生心理的“辅导员”贫困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心理自卑现象,特别是远离家乡的孩子,心灵更加脆弱,于是爆发了“想家潮”。开学不到1个月,连续有5位同学想放弃学习回家。黄振强利用课余和晚上的时间,到课室、宿舍与同学谈心,及时了解和解决同学们的困难。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节假日陪着同学了解番禺、南沙或周边文化;利用中秋节、元旦、端午节等节日与学生一起烹饪家乡美食;组织学生观摩“灯光节”、观看国庆阅兵式,陪着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节假日,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减轻了孩子们的乡愁。黄振强与贵州学生共度中秋节做学生学习的“引航员”

受家庭背景与教育程度的影响,大部分同学有不良行为习惯,如经常不洗澡、不换洗衣物、随意扔垃圾、吐痰;学习能力不强,文化基础不扎实,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黄振强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礼仪和生活技能等主题班会;陪着同学在周末进行汽车技能专项培训;安排同学到技能训练小组学习;送同学到各类社团、学生会等平台锻炼,帮助他们学会生活、树立信心、明确目标,让他们快速进入“德技并修”的职业人角色。

经过近一年的培养,孩子们在道德修养、行为习惯、基础文化、专业技能等都有较大进步。

黄振强带领贵州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路走来,黄振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多少载风霜雨雪,多少载苦辣酸甜,没有动摇他对教育的追求,没有减少他对学生的挚爱,没有减少他对学生的倾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他用心浇灌着每一朵祖国未来的花朵,等待着遍地花开的一天。

素材来源: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往期回顾

Reviewofspanviousperiods

●什么是职教老师

●专业引领,乐学活用,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职教名师

●好学乐教、知行合一的乐业者

职教名师

●一位80末职教老师的正能量:学生亲其师,自会信其道

职教名师

●与生为友,她将“真人图书馆”引入课堂

职教名师

●钻研、思考、诲人不倦,他说这是一份责任

职教名师

●严慈并济的双面“姣”娃,志做学生的明灯

职教名师

广州中职大专生的聚集地

一手消息、学习资料

都在这里

进群嗨皮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xenwy/9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