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术前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男病人,术中被火眼金睛的专家发现,其真正的病因是临床上十分少见的急性盲肠憩室炎。近日在三亚市哈医院普外科,由宋春芳教授主刀为这位患者切除了被周围炎症组织严密包裹的盲肠憩室。专家指出,盲肠憩室炎极易与急性阑尾炎的症状相混淆,务必要加以区别,以免延误病情。
今年67岁的刘某,是一名常年来三亚猫冬的黑龙江人,今年3月底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前往医院普外科就诊,经检查后初步认定为“急性阑尾炎”而入院。入院后拟施行“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经治医生未见患者阑尾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刘某盲肠后壁有一个6×4厘米肿块,于是立即请哈医大一院终身教授、普外科专家宋春芳教授会诊。经验丰富的宋教授仔细观察,并从肠壁外轻轻触诊,认为盲肠后壁不像肿瘤改变,而似是一个急性炎症肿块,术中遂决定将肿块剥离掉。
因为炎性肿块和盲肠壁粘连紧密,分离过程中极易损伤肠壁;而如果仅仅切除阑尾,则会使病变残留,埋下隐患。宋教授和在场的医生步步为营,精雕细刻,当游离至最后时,发现病灶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盲肠憩室炎,其尖端已经穿孔,被周围炎症组织包裹。在仔细操作下,最后完整地切除了憩室。术后,老人恢复良好,近日即可痊愈出院。
结肠憩室是指肠粘膜经肠壁肌层缺损处向外形成囊状突出的病理结构。多个憩室的存在被称之为结肠憩室病。憩室绝大多数为后天形成的,一般位于乙状结肠部位,盲肠、升结肠相对少见。宋春芳教授介绍,急性盲肠憩室炎是一种临床上较少的盲肠病变,术前不易与急性阑尾炎鉴别,多在术中才能明确诊断。此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右下腹痛、白细胞升高,术前多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宋教授指出,当术中发现阑尾病变与临床不符时,一定要仔细探查肓肠及末段厘米回肠,女性病人还要探查子宫附件,以防遗漏或误诊。术前对不典型阑尾炎临床表现,建议做腹部CT平扫,可对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盲肠憩室提供影像学资料,同时对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亦有所帮助。(衣晓峰于江涛)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