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之李志浩
把青春献给路桥事业
——80后物资管理人李志浩的采购供应“经”
物资公司总经理李志浩,是东方控股集团首届“最美东方人”获得者。他对工作满腔热情,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总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近年来,面对物资公司遇到的困难,李志浩转变观念,迎难而上,多次组织员工献言献策,严控采购成本,严把材料质量关,推动物资公司从“卖材料”向“卖服务”转变。为此,他每天跟着工程公司经理们深入到工地,思考如何将材料成本降到最低、如何保证材料的质量、如何第一时间解决工地的困难。他及时优化了业务流程,对符合招投标条件的材料,进行公开招投标。他还组织各种培训,提高业务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用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工程公司的信赖。
在物资公司的经营策略中,李志浩坚持“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他带领团队对每一个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考察,建立诚信合作伙伴库。凭借这个合作伙伴库,凭借他的诚信,李志浩和他的物资供应团队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按时完成了城川项目急需的钢材、水泥、沥青及80余种特材和近种规格的石材供应,成为城川攻坚战中的幕后英雄。
李志浩热情爽朗,看似大大咧咧的他,其实有着一颗相当细腻的心,他是一个多面手,无论搞计划、招投标,还是物资采购,做任何工作都精益求精。他踏实严谨、废寝忘食的奉献精神和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感染和影响了团队中的每个人。只要有他在,大家就信心满满,干得热火朝天,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在城川攻坚期间,他一边完成自己的工作,一边帮助其它施工项目解决困难,还对同事们嘘寒问暖,为大家赠送帐篷、服装。他用细腻的心体察员工的困难,在最关键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以此稳定员工队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顺利完成城川项目攻坚任务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李志浩这位年出生的年轻人,把他的热情和聪明才智献给了东方路桥事业,他是东方的生力军,他用他的正能量影响和带动着身边更多的同龄人,与东方路桥共同成长,在东方的的道路上开出更加璀璨夺目的长生花!
2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之边永祥
以路为伴30年——公路养护人边永祥的“东杨”情结
边永祥,他用30年的光阴,在东杨线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养路人生,现在我们沿着他奋斗的足迹,来了解这位专家级的养护工作者。
年包府公路东杨线竣工通车后,边永祥进入伊旗公路段边家壕道班,成为包府公路东杨线上的一名养路工。四年后他顺利转正,并担任起道班班长。年东杨线以BOT模式由东信公司接管,边永祥以道班班长的身份转入了东信公司。这个有想法、又肯干的养路人为东杨线的安全畅行兢兢业业付出着。
一
在担任道班班长期间,边永祥带领其他养护工人每天奔波在路上,清扫路面、维修边沟、安装防眩网......
“我跟着边总干20多年了,记得好多年前,我们一起在路上安装防眩网,边总干活真是又好又快,他拧螺丝速度至少是我们的两倍,一天下来,他干的活顶两个人,而且他安装的防眩网特别整齐,没有一处是扭曲的。所以他的手套和工装总是第一个穿坏的。那会儿我们就特别佩服这个班长,他不仅管理班组有方法,技术也过硬。”养护工解东山回忆说。
后来边永祥凭借优秀的工作品格以及超强的工作能力,逐渐由一名道班班长走上了管理岗位。
二
早已成为一名养护工作管理者的边永祥,依然俯下身子,深入一线,与养护工兄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既当一线指挥官,又作一线技术员,在养护上遇到难事冲在最前头。
年7月份,连降大雨,东杨公路K46至K48公里处,路面被雨水冲刷出多处坑槽,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给行驶的车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边永祥实地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了10人的道路抢修小组,对坑槽进行修补。在修补过程中,边永祥一边指挥一边拿着铁锹往坑槽处填油砂,和工人们一起干得热火朝天,后来为了加快修补速度,边永祥对需修补的路面坑槽段落进行了人员分工,自己也承担着部分坑槽的修补任务,经过两天的抢修,K46至K48公里处的所有坑槽修复完成,保障了车辆顺畅通行。
三
东杨线车流大,在养护中保障施工人员和过往司乘人员的安全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边永祥时刻紧绷“安全管理”这根弦,对待安全问题一刻都不放松。
“在东杨工区的各办公室都悬挂着安全标示牌,在每台养护施工车上都挂着安全标语,在每个养护小组出工前都强调安全问题,出工的每一位养护人员都要穿反光工作服,边总时刻都这样要求。”养护工区办公室主任陈建桥说。
边永祥还牵头制定了工区养护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每年根据新增的养护施工任务进行不断完善,他要求每一位养护人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杜绝一切违章操作。为加大安全检查力度,边永祥在工区成立了“安全巡查组”,自己认组长,每天带领小组成员,到路上巡查,发现养护施工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保障了养护施工安全。在他的管理下,多年来东杨线保障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四
边永祥除了高度重视养护施工安全,还对养护施工质量常抓不懈。他一直把道路养护质量当做自己的颜面,他说,“搞好养护,保障质量,就是给自己争面子,质量一塌糊涂不仅会丢了自己的面子,还会丢了企业的面子”。
年7月份,东杨工区对东杨线上的所有破损的急流槽进行了维修,4名工人整整用了20多天的时间才完成维修。而这20多天,边永祥几乎天天在施工现场盯着,他要求养护工们“修理急流槽不仅质量要有保障,还要修得美观”。时不时还会拿起灰铲认真地给养护工们做示范。经过重新处理的急流槽面平整且美观。
7月份,也正是东杨线大中修改造工程集中施工的时间段,东杨工区集中人力、机械对路面推移、拥包等路面病害进行修复,还要将原来的10处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合料路面,多处工作面同时展开,边永祥对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就更是惦记在心了。他每天早出晚归,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奔波在各个施工点。工区的养护工们有时候对他的这种工作方式特别不理解,认为那么大个领导,有事电话指挥或者偶尔到现场看看就行了,根本不用每天在现场盯着。
而边永祥却说,“搞施工我不在现场看着,心里就没着没落的”。他还调侃说,“我姓边,就注定我和边沟,边坡有打不完的交道”。
五
对待工作边永祥是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对待员工边永祥更是一个知冷知热、把员工的事记在心头儿的人。
东杨工区每个月都会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组织集体生日会,在每次组织的集体生日聚会上,边永祥都会抽出时间参加,为过生日的员工送上祝福,还为员工赠送生日礼物。在年9月份组织的员工集体生日聚会上,边永祥为过生日的养护人员每人送了一件棉大衣,还叮嘱大家早晚天凉了,出去养护施工把棉大衣穿上。
养护工张文奎有多年的风湿病,遇到天气突变,腿部受凉,总会疼痛难忍,边永祥到每年入冬前,都会给张文奎准备一双厚厚的护膝,让张文奎提前把护膝绑在腿上,避免着凉。“这么多年边总一直想着我腿疼的事儿,现在家里有一摞各式各样的护膝都是边总给买的”张文奎感动地说。春去秋来,时序轮转,昔日帅小伙儿,而今却已两鬓斑白,年近花甲的他还依然激情澎湃地说,如果身体允许,我愿意再穿5年、10年的黄马甲......
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边永祥用30年的时间,奔走在一条56公里的路上,路有尽头,而他为这条路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却数也数不清,对这条路所倾注的热爱却怎么算也算不明白。
3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之斯庆毕力格
大拿亦大哥
——斯庆毕力格在收费所的如锦岁月
他面容憨厚,说话实实在在,干工作也扎扎实实。他忙碌、认真、负责、敬业的身影出现在阿大线收费所的每个角落,他叫毕力格,是阿大线收费所副所长。
一
毕力格出生在牧民家庭,有着蒙古族特有的性格,爽朗、热情、豪放,可工作中的他却是一个事无巨细,凡事都亲力亲为的人。
每逢节假日,是收费所车流高峰期,毕力格每次都亲自站在车道、收费广场疏导车辆,保障其顺畅通行。年“五一”小长假伴着初夏的气温攀升如期而至,阿大收费所的车流量也迎来了高峰期。毕力格开始了忙碌的“假期生活”。标准的车辆指挥手势不停变换着,汗水湿透了工作服前襟后背,头顶火辣的太阳,一站就是一天。“我曾经用手机记录过节假日在车道疏导车辆一天能走2万步,约15公里,特别累。”收费队长王远说。一天下来,灰尘加汗水让毕力格“灰头土脸”,所长形象全无,但是收费广场和车道内井井有序行驶的车辆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
在收费所日常管理上,毕力格还是一个特别会精打细算的人。凡是收费所要花钱的地方,他都仔细琢磨如何省下要花的钱,把该办的事情办好。
4月份,阿大线收费所的锅炉水箱出现了漏水,如果请专业的焊工进行维修,人工费加上材料费大约要块钱,而且要三天后才能过来维修。毕力格决定自己修补锅炉,买来焊条,备齐焊接工具和材料后,毕力格拿起焊接眼罩开始对锅炉上的两个破洞进行修补,然后打磨光滑。等到“补丁”处降到常温,毕力格又为“补丁”涂上了防锈漆。经过两个小时,锅炉可以正常“工作”了。
6月份,一场狂风将阿大线收费所3车道的雨棚护板吹落。雨棚护板被损坏后,毕力格组织人员将护板抬到船岛上,对护板的形状进行校正,又将开裂的部分进行重新安装铆合。由于护板面积较大而且较重,需要用吊车吊起安装到雨棚顶上,考虑到吊车费用问题,毕力格干脆联系了阿大线养护队的施工车,人力安装雨棚护板。毕力格和5名同事经过3个多小时的苦干,终于将刮落的雨棚护板安装完成,3车道恢复了车辆通行。
收费员们经常开玩笑说,毕所长,特别抠,一个实实在在的“铁公鸡”。
毕力格却说,“在收费所只要自己能干的活就自己干,谁让我是一个力气大,又热爱劳动的人呢”。
三
毕力格始终对收费上的新事物保持着一种好奇、勇于钻研的态度。
年12月阿大线收费所引进了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在那个时候ETC对于收费所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物件”。毕力格为了最先吃透这个“新物件”里的门道,他每天就像着了魔,吃饭的时候拿着ETC系统说明书;在办公室里不停的琢磨ETC的发射装置;甚至睡觉的时候还用手机上网查询ETC的相关资料。经过2个多月的调试ETC系统正式在阿大线收费所启用。现在,毕力格成为了阿大线收费所ETC业务的大拿,在安装、使用、故障检修等方面,样样通。
四
这个其貌不扬,加上又不注重自己穿衣打扮的副所长,从外表上看着实有些粗犷,但他缜密的心思和细致的双眼时常让所里人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根据伊金霍洛旗政府的政策,凡是持有伊金霍洛旗残联残疾证的人员,经过阿大线收费所都给予免费通行,有些人就开始拿着假证件想要蒙混收费员,但他们都没有得逞,即便证件制作的特别逼真,还是被毕力格一眼就看出了破绽。一天上午,一名拿着残疾证的男子开车经过阿大线收费所,毕力格认定此证是假证,从证件字体、公章式样上给该男子说明真假残疾证的区别,毕力格的耐心和细心让男子羞愧的承认了证件是假证,心服口服的掏出了过路费。
类似这样持假证骗取免交通行费的人很多,假村民月票卡、假“政府车辆通行证”,都让毕力格当场识破,并将那些假证没收。几年来,毕力格没收的假证有厚厚的一摞,维护了阿大收费所的收费权益。
五
在工作上毕力格是大拿,在生活上毕力格又是大哥。
年4月份,收费员袁丽花穿高跟鞋不小心摔倒,突然出现呕吐、神志不清等情况,毕力格得知后,赶紧开车将医院,跑前跑后,袁丽花诊断为因磕碰造成脑出血,还好因为送来及时,出血点已经被控制,凝血也未造成脑部神经压迫,不然后果不可预料。等袁丽花的家人赶到时,毕力格已经将袁丽花的住院手续办理妥当,袁丽花的母亲紧紧握住毕力格的手,边哽咽边道谢。
同年6月份,收费员高丽突然肚子疼,脸色苍白,顺着额头淌汗,毕力格放下手中的工作,医院,通过B超检查,白丽得了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毕力格一边给白丽办理住院手续,一边联系白丽的家人,并派车去接白丽的父母,两个小时后,医院,家属签字后,白丽进行了手术。
“就在年这一年的时间里,收费所有5个同事身体出现紧急状况,都是毕所长第一时医院,毕所长遇到同事生病,比自己生病都着急”收费票管冉彦荣说。
转眼间,毕力格已经在阿大收费所工作了8年,8年的兢兢业业,记录着毕力格为收费所付出的点点滴滴。毕力格这样说,“工作是给自己干的,我喜欢这份工作,所以我不觉得累和苦,我愿意为这份工作尽我所能。
4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之郝成洋
他让“巴图湾鱼”游上“大雅之堂”——郝成洋渔事记
故事要从7年前说起。年,水产专业毕业,有着很高水产业务技术水平的郝成洋被聘为萨拉乌苏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渔业公司总经理,8年来郝成洋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凭借扎实的理论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巴图湾鱼儿游向更广阔的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
年接管前的渔业公司呈现出管理混乱、人员懒散、捕捞无节制、偷鱼泛滥、水产资源严重匮乏的状态。郝成洋接手渔业公司后经过调查研究后确定,渔业公司应首先恢复水库生态环境,加强渔政管理,彻底杜绝渔业偷盗。他先将现有水域划分责任区,派专人蹲点守护,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奖惩分明,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作中,郝成洋以身作则,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他和渔政人员们克服了库区点多线长、人员短缺的困难,开着渔政执法船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不上岸,吃干粮,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天下来,身上到处是蚊虫叮咬的疤痕,手上布满了被竹篙划破的伤痕。每年春节期间,为了让员工和家人团聚,他合理安排值班,自己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这7年,除夕他都是在渔场过的。7个除夕,郝成洋和渔场值班人员有6次都抓住了偷鱼者。有一天上午,他例行进行水陆巡查时接到群众电话举报,在兰家湾附近水域有人偷捕鱼。他立即赶往案发地点,发现一偷鱼人正准备骑摩托车离开,他向当事人发出警告,当事人却加大油门开始快速逃离,在被他与渔政执法人员追赶两公里后,当事人丢下摩托车和偷鱼工具跑向树林躲了起来。最终,当事人被抓获并带回渔政站进行调查后移交了当地派出所。由此,巴图湾水库的偸捞偷捕现象得到了有效杜绝。与此同时,为了维护钓鱼秩序,郝成洋到旗发改局申请,办理了收费许可证,调整了收费标准,依法收取钓鱼费。8年来他坚持以水为家、以渔为业,狠抓渔业生态治理,使渔政工作逐步步入正规化,使得巴图湾水库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郝成洋的带领下,渔业公司累计产值多万元,实现利润多万元。郝成洋深知品牌的重要性。年起,巴图湾鱼被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连续认证为有机产品。年12月“巴图湾渔业”商标被鄂尔多斯市知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认定为“鄂尔多斯市知名商标企业”,年“巴图湾渔业”商标被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企业”,同年渔业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年渔业公司被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同年水库生产的鲤鱼、鲢鱼、鲫鱼、草鱼、甲鱼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年渔业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同年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年第二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来自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涉及种植业、畜牧业的47个产品参加评审会。渔业公司所申报的“巴图湾鲤鱼”和“巴图湾甲鱼”两个农产品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也是鄂尔多斯市水产品首次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水产品。
几年来他还组织参加了数十场产品展销、博览会,为提升巴图湾野生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大量工作,并经过一系列合理的价格调控,大大提高了野生鱼的经济价值。
安全生产被郝成洋视为公司发展的命根子,公司紧紧围绕“渔业安全、增产增收”中心,狠抓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每月进行一次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落实整改措施,规范渔业安全生产行为。渔业公司制定完善了《渔业公司安全生产预案》《水上应急救援方案》,层层分解岗位责任,与每名员工都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同时,通过参加渔业安全生产培训班,召开安全专项会议等,切实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在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定期还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与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提高了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意识。渔业公司8年间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生产事故。
8年来,郝成洋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他总是说:“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都是公司支持和关心的结果,没有公司给我提供这样好的平台,我不会有今天”。年5月,郝成洋被鄂尔多斯市科协评为鄂尔多斯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