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搜集整理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真题,今天开始每天发布,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病案一:
病案(例)摘要1:
刘某,男,49岁,已婚,农民。年10月12日初诊。
患者半年来经常出现低热,盗汗,咳嗽少痰伴纳呆,未予以重视。5天前出现痰中带血,
于今日来诊。现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痰中夹血,色鲜红,口干咽燥,年后潮热,
手足心热,皮肤干灼,夜寐盗汗。
查体:T:37.2℃,P:70次/分,R:20次/分,BP:/75mmHg。神清,形体偏瘦,左
上肺闻及固定湿啰音。舌边尖红,少苔,脉细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0×l09/L,中性粒细胞60%。胸部X线片示:左上肺小片絮状阴影,密度较淡。血沉90mm/h。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肺痨
2
中医证候诊断
肺阴亏损证
2
西医诊断
肺结核
2
西医诊断依据
1.半年来经常出现低热,盗汗,咳嗽,咯血。(1分)
2.T:37.2℃,左上肺闻及湿啰音。(1分)
3.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血沉90mm/h。(1分)
4.胸部X线片示:左上肺小片絮状阴影,密度较淡。(1分)
4
中医治法
滋阴润肺
2
方剂名称
月华丸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
法
沙参15g麦冬15g花粉15g百合15g白及12g
百部12g川贝母12g天冬10g甘草6g银柴胡10g
阿胶烊化10g地骨皮12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
(1)基本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1分)
(2)常用药物:可选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三联
治疗。(1分)
2.对症治疗:咯血可用安络血,大量咯血可选用垂体后
叶素静注。(1分)
3.休息,营养支持。(1分)
4
病案二:
病案(例)摘要2:
高某,男,36岁,工人。年10月18日初诊。
患者2天前出现纳差、恶心、呕吐、脐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1天后转移至右下
腹疼痛。现症:高热寒战,腹痛剧烈,以右下腹为著,恶心纳差,口干便秘。
查体:T:39.8℃,P:次/分,R:20次/分,BP:/80mmHg。心肺(-),腹肌紧
张,麦氏点压痛阳性,有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舌燥红绛,苔黄厚,脉洪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8.6×l09/L,中性粒细胞88%。立位X线腹平片未见膈下游
离气体。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肠痈
2
中医证侯诊断
热毒证
2
西基诊断
急性阑尾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高热寒战,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天。(1分)
2.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麦氏点压痛阳性,
肠鸣音减弱。(1.5分)
3.血常规:白细胞18.6×l09/L,中性粒细胞88%。(1.5
分)
4+
中医治法
通腑排毒,养阴清热
2,
方剂名称
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生大黄后下9g丹皮15g桃仁9g穿山甲9g皂角刺9g
芒硝9g生薏仁15g当归12g天花粉15g玄参9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经B超检查,如未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应及早行阑尾
切除术。若已经形成,则行腹腔引流术。(2分)
2.使用抗生素。(2分)
4.
病案三:
病案(例)摘要1:
盖某,女,38岁,已婚,工人。年6月9日初诊。
患者6个月前出现咳嗽、咯血,低热,盗汗等症状。曾静脉点滴左氧氟沙星治疗,症
状有所减轻。现症:咳嗽无力,少痰,时有痰中带血,血色淡红,咳声低微,伴气短,自
汗,盗汗,午后潮热,神疲乏力,畏风怕冷。
查体:T:37.6℃,P:78次/分,R:20次/分,BP:/80mmHg,心率78次/分,律
齐,未闻及杂音,左上肺呼吸音粗。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弱而数。
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示:左上肺密度较低的片状阴影。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肺痨
2
中医证候诊断
气阴耗伤证
2
西医诊断
肺结核
2
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咯血,低热,盗汗半年。(1分)
2.T:37.6℃,左上肺呼吸音粗。(1分)
3.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1分)
4.胸部X线片示:左上肺密度较低的片状阴影。(1分)
4
中医治法
益气养阴
2
方剂名称
保真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生晒参另煎10g黄芪20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大枣5枚麦冬12g天冬12g生地15g熟地15g
当归9g芍药9g莲须12g五味子6g陈皮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
(1)基本原则:早期、联合、适强、规律、全程。(1分)
(2)常用药物:可选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三联治疗。(1分)
2.对症处理:止咳化痰,可用必嗽平或沐舒坦等。如咯血量大,可用垂体后叶素。(1分)
3.休息,营养支持。(1分)
4
病案四:
病案(例)摘要2:
黄某,男,35岁,干部。年7月19日初诊。
患者1天前因饮食不节,时觉中上腹胀痛不适。昨晚开始上腹部胀痛加重,持续不止,
今晨腹痛移至右下腹,急来就诊。现症:右下腹痛,痛势剧烈,按之尤甚,腹胀,恶心纳
差,大便稀溏,小便短赤。
查体:T:39.2℃,P:次/分,R:18次/分,BP:/80mmHg。神清,心率
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消,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右下腹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有反跳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3.5×/L,中性粒细胞88%。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肠痈
2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证
2
西医诊断
急性阑尾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1分)
2.T:39.2℃,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有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1.5分)
3.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3.5×l09/L,中性粒细胞78%。
(1.5分)
4
中医治法
通腑泻热,利湿解毒
2
方剂名称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
法
生大黄后下9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仁15g红藤15g金银花15g连翘12g元胡12g蒲公英15g败酱草15g生甘草4g白花蛇舌草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手术:尽早手术治疗:阑尾切除术。(1分)
2.引流:如腹腔渗液严重或已有脓液,应同时腹腔引流。(1.5分)
3.抗生素应用。(1.5分)
4
病案五:
病案(例)摘要1:
王某,男,62岁,已婚,工人。年11月19日初诊。
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反复发作,每到冬季加重,间断治疗。一周前因天气
变冷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吐痰加剧,口服抗生素治疗,症状有所减轻。现症:喘息咳逆,
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头痛,恶寒,无汗。
查体:T:38.2℃.P:96次/分,R:24次/分,BP:/80mmHg.桶状胸,触诊双侧
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两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96次/分,律
齐,未闻及杂音。舌淡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8×/L,中性粒细胞82%。胸部X线片:双肺野透亮
度增加,纹理增粗。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62%,舒张试验阴性,肺总
量和残气量增高。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喘证
2
中医证候诊断
风寒壅肺证
2
西医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急性加重
2
西医诊断依据
1.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呼吸困难,咳嗽、吐痰加剧一周。
(1分)
2.T:38.2℃,P:96次/分。桶状胸,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两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
(1分)
3.血常规:白细胞15.8×/L,中性粒细胞82%,胸部
X线片:双肺野透亮度增加,纹理增粗。(1分)
4.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l/FVC62%,舒张
试验阴性,肺总量和残气量增高。(1分)
4
中医治法
宣肺散寒
2
方剂名称
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麻黄10g杏仁12g桂枝9g甘草6g厚朴6g
葶苈子包煎10g桑白皮12g射干12g陈皮6g半夏10g
橘红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低流量吸氧。(0.5分)
2.气管扩张剂治疗:选用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
能药物、茶碱类药物治疗。(1分)
3.抗生素:根据病原菌及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1分)
4.糖皮质激素:可短期应用。(1分)
5.休息,营养支持。(0.5分)
4
病案六:
病案(例)摘要2:
李某,男.45岁,干部。年3月8日初诊。
患者有腹腔手术史。1天前因饮食不节,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
内容物,无排气排便。
查体:T:36.2℃.P:80次/分,R:18次/分,BP:/80mmHg。神清,心肺(-)。
腹软,稍有膨隆,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脐周轻度压痛,拒按。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弦。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l09/L,中性粒细胞78%。X线检查:小肠扩张积
气,有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平面。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腹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气滞血瘀证
2
西医诊断
肠梗阻
2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腹腔手术史。(1分)
2.腹部阵发性疼痛,恶心呕吐。(1分)
3.无排气排便。(1分)
4.X线检查:小肠扩张积气,有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
平面。(1分)
4
中医治法
行气活血,通腑攻下
2
方剂名称
桃核承气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桃仁9g芒硝冲6g大黄后下9g桂枝9g莱菔子15g
炙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禁食,胃肠减压。(0.5分)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分)
3.防治感染和毒血症。(1分)
4.灌肠疗法。(1分)
5.若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即应手术治疗。
(0.5分)
4
病案七:
病案(例)摘要1:
李某,男,54岁,已婚,工人。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反复发作,气短,咳嗽、吐痰,每到冬季加重,天暖
后减轻,近期无明显加重。现症: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痰声,咳声低微,自汗恶风,
咳嗽,吐痰量少质黏。
查体:T:36.2℃.P:76次/分,R:20次/分,BP:/80mmHg。桶状胸,触诊双侧
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舌淡红,
少苔,脉细无力。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8×l09/L,中性粒细胞62%,淋巴细胞34%。胸部X线
片:双肺野透亮度增加,纹理增粗。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65%,舒张
试验阴性,肺总量和残气量增高。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喘证
2
中医证候诊断
肺气虚耗证
2
西医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2
西医诊断依据
1.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气短,咳嗽、吐痰。(1分)
2.桶状胸,触诊双侧语颇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
吸音减弱,呼气延长。(1分)
3.胸部X线片:双肺野透亮度增加,纹理增粗。(1分)
4.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65%,肺总量和残气量增高,舒张试验阴性。(t分)
4
中医治法
补肺益气养阴
2
方剂名称
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人参另煎10g麦冬12g五味子9g生黄芪12g杏仁6g
陈皮6g半夏10g橘红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戒烟,长期家庭氧疗。(1分)
2.气管扩张剂治疗: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
物、茶碱类药物治疗。(1分)
3.祛痰药。(1分)
4.糖皮质激素:重度反复加重者。(1分)
4
病案八:
病案(例)摘要2:
袁某,男,45岁,干部。年3月8日初诊。
患者有腹腔手术史。1天前因过度劳累,突然腹部剧烈疼痛,得热稍减,脘腹怕冷,四
肢畏寒,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无排气排便。
查体:T:36.2℃,P:80次/分,R:20次/分,BP:/75mmHg。痛苦面容,心肺(-)。
腹胀,稍有膨隆,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脐周轻度压痛,拒按。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弦。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L,中性粒细胞78%。X线检查:小肠扩张积气,有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平面。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腹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肠腑寒凝证
2
西医诊断
肠梗阻
2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腹腔手术史。(1分)
2.腹部剧痛,恶心呕吐。(1分)
3.无排气排便。(1分)
4.X线检查:小肠扩张积气,有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
平面。(1分)
4
中医治法
温中散寒,通里攻下
2
方剂名称
温脾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当归9g干姜9g附子6g人参6g芒硝6g
生大黄后下9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禁食,胃肠减压。(0.5分)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分)
3.防治感染和毒血症。(1分)
4.灌肠疗法。(1分)
5.若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即应手术治疗。
(0.5分)
4
病案九:
病案(例)摘要1:
赵某,男,41岁,已婚,工人。年10月2日初诊。
患者于3天前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自服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效果不明显。
现症:发热,微恶风寒,汗少,鼻塞,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
查体:T:37.6℃,P:76次/分,R:20次/分,BP:/70mmHg,咽部充血,两肺呼
吸音清。舌红少苔,脉细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2×l09/L,中性粒细胞79%。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修断
感冒
2
中医证候诊断
阴虚感冒证
2
西医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西医诊断依据
1.发热,鼻塞,流涕,口渴,咽干。(1分)
2.T:37.6℃,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1分)
3.血常规:白细胞10.2×l09/L,中性粒细胞79%。(1分)
4.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1分)
4
中医治法
滋阴解表
2
方剂名称
加减葳蕤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玉竹12g白薇12g山栀子9g桔梗6g芦根20g
沙参9g牛蒡子9g甘草6g薄荷后下6g麦冬12g
豆豉9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休息,多饮水。(1分)
2.抗病毒治疗。(1分)
3.抗细菌治疗:用于继发细菌感染者,头孢氨苄、罗红
霉素等。(1分)
4.对症治疗:发热、头痛,可给予解热镇痛药。(1分)
4
病案十:
病案(例)摘要2:
张某,女,45岁,干部。年3月18日初诊。
患者有腹腔手术史。2天前因过食辛辣厚味,开始腹痛腹胀,痞满拒按,恶心呕吐,吐
出物为胃内容物,口渴,小便黄赤,严重时谵语,无排气排便。月经史无异常。
查体:T:39.2℃,P:次/分,R:25次/分,BP:/75mmHg。痛苦面容,心肺
(-)。腹部稍膨隆,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脐周压痛,拒按。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L,中性粒细胞82%。X线检查:小肠扩张积气,有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平面。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腹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肠腑热结证
2
西医诊断
肠梗阻
2
西医诊断依据
1.有腹腔手术史。(1分)
2.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1分)
3.查体:体温39.2℃,痛苦面容,腹部稍膨隆,脐周压
痛,拒按。(1分)
4.X线检查:小肠扩张积气,有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
平面。(1分)
4
中医治法
活血清热,通里攻下
2
方剂名称
复方大承气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大黄后下9g芒硝9g厚朴12g枳实12g桃仁9g
赤芍12g炒莱菔子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禁食,胃肠减压。(0.5分)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分)
3.防治感染和毒血症。(1分)
4.灌肠疗法。(1分)
5.若以上治疗6~8小时后,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而
加重,应及时手术治疗。(0.5分)
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