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丫老师聊育儿在枫叶国带孩子看急诊

05

JOY

作者简介

脚丫,英文名JOY,结束多年职场风雨,年移民加国,从一个准丁克,蜕变成一个有女万事足的欢喜妈妈。Isabella蓓拉Sabrina霖娜两姐妹今年分别快7岁5岁了,脚丫也终于重新洗牌人生,开始续写MPM数学辅导教师和中文教师的新篇章。

脚丫希望分享的一些育儿儿童早教的经验,能够帮助到妈妈们。

接连不断在加国新闻上看到,孩子的诊治延误造成病情加重甚或是死亡的报道,心痛之余,纵然是我曾因为蓓拉眼睛的问题,多多受惠于加国公费医疗体系,此刻,也还是有话要说。

去年7月和9月期间,有两次,蓓拉在玩的时候,忽然说肚子疼,而且疼到哭起来,还伴有呕吐。两次我都以为是孩子玩得太疯,喝了冷风引起了肠绞痛,所以用热水袋敷了肚子,让孩子静卧休息,第二天也就好了。去年11月22号,那天晚上我正在切肉准备腌腊肉和香肠,本来已经睡下的蓓拉忽然哭叫起来,我赶进房间问她怎么了,她说:“妈妈,我肚子又疼了,好疼啊,非常疼!”孩子连说了几个“疼”可经验主义至上的我,还是问她是不是疯跑了,有没有喝冰水,给她准备了热水袋。刚安抚她躺下不久,她忽然说“想吐”,接着大声尖叫起来,疼到失控,这是她从来没有的情况啊?!我立刻在过去摸她的肚子,问她到底是哪里疼,她立刻告诉我:是这里(右下侧)!我立刻意识到:是急性阑尾炎!(论一个妈妈掌握一些基本医学常识的重要性)丝毫不犹豫,我给孩子在睡衣外套上棉服,马上连夜带她去急诊。

蓓拉长到6岁半,只有一次急诊的经验,是因为发烧三天,白天一度超过40度,我担心紧张起来,医院急诊,而最后结果也只是医生加量10%给吃了泰诺Tylenol,让继续回家观察,回家蓓拉也就慢慢康复了。尽管如此,听了太多周围人在加拿大的“急诊室故事”,我深知这次去绝对是一场“持久战”,所以,我一边给孩子和自己穿衣服,一边让老公按照清单准备东西:1、保温热水壶(病人离不了热水);2、小毯子(让孩子在急诊室睡得舒服些);3、苏打饼干(简易干粮);4、手机充电器(这个非常重要,一定要记得!)。东西准备好,我抱孩子出门,老公负责留守看顾妹妹,约定随时保持电话联系。这个部分也很重要,平时一定要训练孩子和爸爸妈妈都能单独相处,否则,这个时候,如果老二也哭闹着要跟着一起去,那绝对就从“惊悚片”改版成“惊悚片+灾难片”!急诊室都是病人,各种病菌,如果可能,真心不需要全家出动一起去耗着,有人在家留守后援,一旦缺少什么,也可以机动灵活送过去。

到达急诊室的时间是22:48分,一进门看到我抱着孩子,就有护士帮我拉了轮椅过来给我,在前台登记了孩子健康卡拿到手环,接下来排队等见预诊护士,此处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养成随身携带孩子和自己的健康卡的好习惯。只过了不到五分钟,就见到预诊护士,这个时候最重要的部分来了:

在排队的时候,我就已经把几个不知道怎么说的单词,查好,放在手机里,“急性阑尾炎”“复发”“阑尾炎穿孔”“腹膜炎”等等,在加拿大看急诊,等4、5个小时,都是常事儿,如果需要用最短的时间见到医生,重要的一点,对病情清晰具体(夸大)地描述。这些医学名词,平时用不上,关键时刻感谢“有道词典”“GoogleTranslator”。

我告诉预诊护士“她在家尖叫,翻滚,整个人失去控制,从来没有这样,疼到不能碰,呕吐,恶心,发烧…………最后,我重复了三次告诉她:我怀疑她急性阑尾炎发作,而且很有可能是第三次复发,很危险,有穿孔和腹膜炎的危险,请麻烦尽快安排见医生!

所有上面我说的这些,确实在家里发生过了,但当时在急诊室蓓拉已经安静地昏睡,因为孩子太累了,我也曾经有一瞬间犹豫:她看起来已经好多了,还需要在这里等吗?当时,我问了蓓拉,我说:“宝贝,你有没有感觉好一些?”她说:“好一点点。”我又问:“那你告诉妈妈,现在疼到几,给妈妈一个数字吧!”(这个是我和孩子的约定,很早我就告诉她:觉得不舒服或受伤的时候,如果最疼是10,你告诉妈妈,现在疼到几?这样妈妈就可以做出判断到底用什么办法帮助你。)蓓拉回答我:“还是有9,妈妈。”这个问题立刻帮助我做出明智决定:我继续留在了急诊室,如果我当时凭自己的感觉,觉得孩子已经好些,就带孩子回家,那就酿成大错了!!!

可能是我表述明确,病情的确紧急,也有可能是运气好,那天危重病人不多,因此我一个小时十分钟之后就见到了急诊医生,这在加拿大医疗体系下,真的可以说是火箭速度了。

见到医生,我陈述了一遍更加严重的加强版病情,然后,5分钟之后就安排抽血,验尿……确认有感染后上IV消炎控制病情(静脉滴注在加拿大是大案子,轻易医生绝对不会使用,看到这个我就知道蓓拉的病轻不了了),早上8点半做B超,确诊“急性阑尾炎”,下午2点进手术室~~~~~~~手术结束后,医生告诉我:很幸运,我们及时实施了手术,因为已经阑尾穿孔,并感染整个腹腔~~~~~~~我~~~~~~~

细思极恐,整个过程,但凡有哪一个环节出现了迟疑或者延误,后果真的不堪想象,虽然晚上10点48进急诊,第二天下午2点进手术室,真的不是个理想的速度,但能及时确诊感染上IV消炎,是病情没有发展更严重的关键(已经穿孔腹腔感染了,更严重就是危及生命,简直不敢想),所以,在加拿大看急诊经验分享如下:

1、要去急诊之前一定不能慌乱,准备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和物资准备,让急诊室的几个小时,尽量舒适。

2、就医前一定要Google病症,把和症状相关的可能的结果,描述病症需要的单词,都查一下,绝对不能有“我会看病,还要医生干吗?”的思想;

3、也不能全部听信医生诊断,存在侥幸心理,该做的检查一定坚持,要求做,西医不是中医“望闻问切”就开方子,西医离开各种检查手段就是傻子瞎子。

4、家长语言能力或就诊经验不足的,建议找朋友帮忙陪同,一定要做到清楚(夸大)地解释说明病症,争取尽快见到急诊医生,做出相应诊治。有朋友在加拿大踢球,脚筋踢断了,坐在急诊室安静地看手机玩儿,在急诊室等了8个小时,见不到医生,后来见到医生,脚筋已经萎缩,需要手术+很长时间的康复,(从此腿瘸了)但医生很惊讶,说:你这么严重的外伤,为什么不大声“呼救”呢?这样我们就会早点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事情,早点做一个缝合处理。。。。。。汗~~~~~所以,加拿大急诊,绝对是一个“会哭孩子有奶吃的地方”,你的病情越危重,越能得到更快的诊治,如何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加快速度,除了看运气之外,就要看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了。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爸爸妈妈,赶紧的,语言+医学常识,学起来!

5、孩子在有语言能力之后,一定要训练孩子准确的表达自己受伤或生病时的痛苦,用数字形容痛苦程度,是个好方法,表达快乐和开心时候也可以用哦!

6、儿童阑尾炎之所以不容易确认,主要是孩子腹腔小,疼起来不容易确认位置,但如果早点使用触摸式方法,还是有机会更早判断出病情的,这个是我的惨痛失误,希望大家一定避免。

7、加拿大医疗综合水平不低,设备先进,服务态度好,但是!但是!但是!这里医生一个月做的手术,医院医生一天做的多,所以医生的实战经验,完全不能和国内医生比,请不要再抱怨国内医疗收费贵,医生护士态度急躁(一天看四十几个病人,神仙也变妖怪啊!),国情不同,各有优劣而已。

8、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衷心希望以上经验,大家永远用不上,孩子和家人健康、平顺、幸福!

更多问题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yy/5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