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院志愿者抗疫故事分享

新闻传播学院志愿者抗疫故事分享

凛冽的寒风,吹不走热肠人。一个不起眼的举动,却包含志愿者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年,战“疫”还在持续,每一个人都在为战“疫”的胜利而在努力,而我们的志愿者们更是在艰苦的执勤岗位上,努力完成他们的使命。下面就让我们听一听他们在志愿服务时的小故事吧。

陈瑛琪

年1月6日,我参与到了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活动中,从未觉得疫情距离自己竟然这么近,我们五个人的小分队在核酸检测的最后一天,每个人都打出了将近多个电话,反复确认大家是不是都做了核酸检测,记录下不方便出门的人员的地址,联系相关人员上门做核酸...

一天时间下来,大家的嗓子都快哑了,屋子里并不算暖和,工作结束之后,我们一边搓手一边笑着说:“我们会不会被人家标记成骚扰电话啊?”还有人电话打到欠费,让家里人又送了一部手机来。

能为抗击疫情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这让我感到十分自豪骄傲,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辛苦了,最可爱的人们!

——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陈瑛琪

田万石

1月8日晚上20时,沈阳市皇姑区妇联接到紧急任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繁重任务情况下,急需30名志愿者为核酸检测试管贴条码签。我和妈妈积极响应号召,率先报名参加了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我所居住的沈阳市皇姑区是中风险地区,多个小区被封闭管理,疫情就在身边,从未想到它会离我们如此之近。疫情蔓延得很快,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战胜困难。

我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前几天刚动完急性阑尾炎手术,身体比较虚弱,但是想想在这紧要关头,我有力量就应该献出来,这小手术也不算什么了。任务紧急,就是给核酸检测的试管贴标签,标签真的特别多,试管一盒一盒的,粘了整整三个小时都没停过,手都粘破了,真的是非常的锻炼人,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历。疫情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了,我觉得大家一定要重视,不要放松警惕,勤洗手勤消毒口罩一定要带好。困难面前大家要同心协力去面对,力所能及做贡献。

青年有力量,抗疫有担当!

——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田万石

李昕默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看见这句话时,鼻子有点酸酸的,觉得我也要成为这其中最勇敢的人,于是我去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为此次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像帮助返乡居民上报行程轨迹、张贴防疫宣传单、给居家隔离的老人代购食物等等,一路上志愿者队伍不只是在传递温暖,我们收获的更多的是惊喜与感动。

抗疫队伍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发着一份光,微光成炬,点亮了这座城市,我想问候家乡的春天,也更期待能和黑大的春天见上一面。

——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李昕默

马悦

作为志愿者的我仅仅上岗5天,就已经深深感受到了社区工作者的艰辛:组织居民做核酸、设置卡口24小时检查人员出入、挨家挨户电话询问行程、一遍遍提醒居民外出注意事项……

令我感动的是,虽然社区只有不到10个干部,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抗疫的队伍:大爷大妈自发组织了巡逻队,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大学生穿上了红马甲,当起了志愿者,一杯杯热气腾腾的茶,一声声隔空的问候,让我相信,疫情击不垮人心,这场战役,我们必胜。河北加油!中国加油!

——级传播学专业马悦

褚冰

年1月13日,我的家乡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宣布进入疫情一级防控期并开始面向社会招募抗疫志愿者。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积极投身于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被分配在庆平村疫情防控检查站,负责对来往人员及车辆进行测温和登记以及日常执勤工作。

在检查站执勤时,经常有村民自发地送来方便面、矿泉水、口罩等物资。村民们的行为深刻的体现着团结的力量和团结的凝聚力,使我们的付出变得更加有意义,同时也让我认识到爱心的伟大和爱心的重要性。冬日里的东北虽然寒冷,但是志愿者们的心却是温暖的。

这次的抗疫志愿服务使我受益匪浅,让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让我体会到了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乐趣,懂得了尽自我所能为社会奉献一点绵薄之力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些理论知识,同样得到了许多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宝贵人生财富。战疫仍未结束,我也仍在路上。

——级新闻学专业褚冰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一个小志愿者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但汇聚在一起则力量无穷。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跳动的火苗”,才能让寒冷的冬天充满了一股暖流。

转自:新闻传播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yy/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