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手记丨卿艳心中有ldquo数

撰文丨卿艳

绵竹市大西街小学

岁月悠悠,蓦然回首,已是经年。当初的我,可能压根儿也没想到——懵懂的我会在偶然间与“数学”结缘。如今,竟成了我职业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了我内心深处最恒久无悔的坚守。

初心——咬定青山不放松

记得当初父母说:“当教师可以脱农皮,吃公家饭。”于是,我进入师范学校学习,最后也如愿成为一名教师。

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领导安排我教授的第一门学科就是数学,这便是我与“数学”的初见。

当我走进数学课堂,却并没有“初始的美好”。站上三尺讲台,面对那么多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我才发现自己内心的那份惶恐与不安。教材、考纲、教具、参考资料……这一大堆需要我去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与我在师范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相差甚远。

那一刻,初出茅庐的我竟手足无措。迷茫、退缩,但听着孩子们用稚嫩甜美的童音轻声地称我“卿老师”,看到孩子们眼睛里闪动着崇拜的光,我隐隐感受到了“老师”两个字的分量。那时,我咬咬牙,狠狠心:我就教数学!我一定要上好数学课,让他们更喜欢数学。

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对数学的兴趣,我使尽浑身解数去思考整堂课的设计。但是,想法和现实总是大相径庭,一番折腾下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但天生倔强的我不愿服输,更不愿放弃。

于是,“反思、改进、学习”,便成了我从教之初花时间、精力最多的地方。同期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早已硕果累累,而我还在路上风雨兼程。若要问我是否后悔过,我仍会毫不犹豫地说:“不后悔!”这源于自己那份不服输的执拗劲儿,既然选择了,我就得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只为我喜欢的数学课,只为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这也便成为我教育的初心。

时光荏苒,23年转瞬即逝。教书,育人,学习,研究,我一直在教学之路上辛苦跋涉。如今,如果还有人问我,你会为你的选择后悔吗?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我爱数学,爱我的课堂,更爱我的学生。初心依然,终生无悔!

团队——同舟共济扬帆起

成长路上,何曾不像是在做有趣的“数学题”。一个人的努力是做“加法”,一群人的努力是做“乘法”。

我成长的道路上,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愉快地做“研讨的乘法”,一起磨课钻研,一起分享快乐,在研讨中进步、在探究中成长、在碰撞中收获:指导许定强、李书敏参加德阳市青年教师数学赛课均获一等奖;指导谢晓燕、支艳、寇娟、朱才俊参加绵竹市青年教师数学赛课均获一等奖;在学校“青蓝工程”帮带活动中,悉心指导的周俊参加绵竹市小学数学特岗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

课堂如春天的花园,百花齐放。我喜欢姹紫嫣红的“课堂春色”,自此,也如蜜蜂采蜜,乐此不疲:积极主动深入各个学科,和阳怡老师研磨音乐课,感受五线谱里的音符在课堂跳动的旋律;和周丹老师磨美术课,感受七色画笔在纸页描绘的精彩;和陈丽老师磨科学课,感受小实验在课堂生成的无限神奇……

在磨炼中,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收获:他们均在绵竹、德阳、四川省乃至全国的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这些青年教师陆续在教学中成熟成长起来,形成了日臻醇厚的教学风格!

记得6月的一天,早上太阳火辣辣的,我们磨课组一行5人早早地出发,陪伴周老师赶往德阳参加美术赛课活动。一上车,就开始起立,问好……原来上课前的最后一次预演准备在去赛课的路上完成:

周:孩子们,老师带来了五彩彩带。

卿:不对,开课属于叙述,不需要带太多的感情,再来一次。

周:自然万物中的美真的是无处不在,老师也画了一幅。

卿:等一下,这里要表现得更自豪,再来!

周:老师的女儿也画了一幅……还有一些小朋友的作品……

卿:这里应该连起来,从老师的作品到老师女儿的作品,接下来应该是老师学生的作品了,用一个故事把教学环节连起来。课堂上有了故事就有了温度,小朋友就有上课的兴趣。来,再找找感觉……

周:自然万物中,人的神态最美。

卿:不对,应该是,人的神态也很美,没有最,都很美,这里需要过渡,但不能僵硬。

……

就这样,我们一句一句,一个字的发音不对,是平舌,再来;感情不对,再来;太快,再来;应该这样说,再来……40分钟的课堂,我们字斟句酌,足足用了一个半小时。同伴说,马上到德阳了,我们的模拟课堂也该下课了。依稀记得火辣辣的太阳高挂在天空,我们在相互陪伴下轻装上阵,一路欢歌,一路幸福,一路美好……

收获——吹尽狂沙始到金

成长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年,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市级赛课,但最终连决赛都未能进入。那时,我非常失落,但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总结、反思、请教……

我经常厚着脸皮去请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听我的课,请他们给我的课挑刺。我诚恳地向前辈们请教,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下他们给我提的每一条意见,给我指出的每一处不足,然后回去反思、改进……不知不觉中,我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年,我接到参加德阳市赛课任务时,领导只说了一句话:“你要去拿第一名,因为只有拿到第一名,才有机会参加省级赛课。”这句话犹如给我压上了千斤担。还没有开始准备,我就已经紧张得失眠了,时时愁,夜夜愁。

每天早上六点,我准时起床,站在客厅里熟悉教案。到了学校,我就一次又一次地换班试讲。放学后,我在同事们的陪伴下继续磨课、反思,常常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原有的教学设计推翻重来。

那段时间,凌晨一两点入睡,已成了我生活的常态。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后来的比赛中,我终于如愿拿到了一等奖中的第一名。看到奖状的那一刻,我哭了,这份成功,来得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经历过一次市上赛课后,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的心态开始转变。年,参加四川省赛课,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没什么可怕的,认真对待就行。选课时,很多老师对我说“:你适合上活泼一点的课,太理性的课不适合你。”

不服输的我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自己选了一节非常理性的计算课,因为这对我自己来说,虽然是一次挑战,但也许,也会是一次突破。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周而复始的备课、试讲、反思、磨课、再试讲、再磨课……虽然我很辛苦,但收获却是甜蜜的。最终,我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现场为同行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计算课,并夺得大赛一等奖。

年8月,当拿到全国赛课的入场券时,我感觉像是做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紧锣密鼓筹备赛课之时,我患上急性阑尾炎。手术过后,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日历已毫不留情地翻到了9月。

赛课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自己上得不好,太对不起自己身后无私付出的团队了。晚上,我常常整夜整夜地失眠,睡不着觉。我干脆躺在床上想教案。从起立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讲课,刚要准备下课,早上的闹铃就响了,又该起床去上班了。新一轮的试讲、磨课又来了……

年10月的武汉特别美丽,特别迷人。在这里,我拿到了自己教书生涯的第一个全国一等奖。看着金灿灿的证书,我没有泪水,没有狂喜,所有的一切只融成两个字——“谢谢”,谢谢我的团队、我的朋友、我的家人,这份荣誉是属于大家的!

如今,离我取得全国赛课一等奖已过去7年,但在我的生活中,各种研课、导课、上课还在继续着:年,参加教育教学现场会;年,参加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年,参加骨干教师风采展;年,成立绵竹市“卿艳小学数学工作室”……

我身边志同道合的伙伴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越忙。我不敢懈怠,因为我知道:我的责任早已不止于自己那个小小的课堂了。为了自己钟爱的数学,为了自己心中那个美丽的数学课堂,我和我的伙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心中有“数”,行而致远……

来源丨《四川教育》年第10期

图文丨卿艳

编辑丨唐虹

校对丨陈敬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zl/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