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热点答疑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高位震荡,昨日新增确诊病例48多万,累计确诊病例1.73多亿,昨日新增前十国家中,有5个国家过万,其中印度单日新增过13多万,未出现向下拐点,见下图。

点击查看大图

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外防输入压力很大,近期安徽、辽宁、广东出现局部疫情爆发,广大市民接种疫苗意愿高涨,咨询新冠疫苗接种的各种问题纷至沓来。

01血糖高吃药能控制住,可以打新冠疫苗不?

02甲状腺动手术了,现在吃药能打吗?

03女性在经期、备孕、哺乳期间可以接种吗?

月份打了第二针,打算6月份去美国,是不是要重新打?

05打了疫苗能洗澡吗?

06前天打了疫苗,除了困,别的没症状,是不良反应吗?

07接种新冠疫苗后应注意什么?

下面我一一解答。

一、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01接种前

1.提前与当地社区接种门诊咨询,了解当地新冠疫苗到货情况,通过线上预约等方式主动预约新冠疫苗,按照时间要求到现场接种疫苗;

2.了解疫苗接种流程,戴好口罩,携带身份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3.接种疫苗前,最好洗个澡保持个人卫生,穿宽松舒适的衣服方便接种疫苗;

4.如果身体有其他不适,或者慢性病、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医院化验检查各项功能指标,针对自身健康状况让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再决定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02接种时

1.如实向医生提供自己的健康状况,手术史、用药情况,以及有无过敏史等;

2.按照要求填写新冠疫苗知情同意告知书并接种疫苗。

03接种后

1.接种后用止血棉签按压局部,切忌揉搓,等止血后将棉签丢入医疗垃圾桶,或者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2.接种完须在现场观察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方可离开。原因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极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速发型过敏等。虽然很少见,但是一旦出现发展迅速,往往在接种疫苗后的几分钟至20分钟以内出现,且病情凶险,如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就和青霉素过敏一样,需要及时处置;

3.接种疫苗后,少数人可能出现注射部位酸胀、疼痛、触痛、红肿和瘙痒,或者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这些反应一般在2-3天内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适当休息,多喝水,合理膳食就行。如果出现发热超过38℃,或者高热不退,反应加重等情况,应咨询当地疾控或接种医生,医院就诊;

4.接种疫苗后,尽量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不吃鱼虾等容易过敏的食物,清淡饮食,合理营养,注意休息,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5.接种疫苗后仍要带口罩。因为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打不到%,在疫情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仍要加强个人防护,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场所等。同时,还要做好其他防护措施,如注意洗手、勤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解答

1、药物控制的高血糖(糖尿病),如果药量稳定,身体健康况状况良好,无并发症可以打新冠疫苗;

2、甲状腺术后,口服稳定剂量的优甲乐,甲功八项正常可以打新冠疫苗;

3、女性在经期、备孕、哺乳期间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但是在妊娠期不能接种,接种新冠疫苗后怀孕了,余下的针次暂缓接种,等孕期结束在接种;

4、按照接种程序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后,暂时不需要进行加强免疫。因此,2月份打了第二针,打算6月份去美国,不需要重新打;

5、打了疫苗能洗澡,但是注意接种部位尽量少沾水,洗澡要短、平、快,保持局部接种部位干燥;

三、根据接种指南整理问题汇总

根据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指引(第二版)》文件,小编将新冠疫苗接种的各种问题整理如下,希望给大家提供方便,请参考和查阅。

分类

具体情况

是否

接种

1、已知对尘螨、食物(鸡蛋、牛奶、花生、海鲜、芒果)、花粉、酒精、青霉素、头孢或者其他药物过敏

2、既往接种流感疫苗、乙肝疫苗、肺炎疫苗、HPV疫苗等,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不能接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

慢性病

1、患有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不是急性发作期

2、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mmHg

3、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无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

4、甲减患者服用稳定剂量左甲状腺素(优甲乐),甲功正常

5、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症状不明显

6、慢性肝炎非治疗阶段,肝功正常

7、肺结核不是活动期

8、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咳喘

9、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10、心脏病、支架、搭桥、安装起搏器,术后恢复正常

11、脑梗塞治愈者,或有后遗症(且病情稳定、血压控制平稳)者

12、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

建议接种

出疹性

1、慢性湿疹没有明显发作,且处于非治疗阶段

2、慢性荨麻疹当前症状不明显,且处于非治疗阶段

3、荨麻疹发作期,有皮肤瘙痒症状

暂缓接种

免疫系统

1、银屑病非脓疱型等急性类型,处于非治疗阶段

2、白癜风处于非治疗阶段

3、强直性脊柱炎无急性疼痛表现,且炎症指标无明显异常

4、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等)总体原则是谨慎接种。一般情况下,在病情稳定时,可以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

接种特定新冠疫苗

5、恶性肿瘤术后超过三年,不再进行放化疗;肾病综合征;肾移植后吃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建议接种灭活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

接种特定新冠疫苗

6、器官移植术后,恢复良好,体征平稳,建议用新冠灭活疫苗

接种特定新冠疫苗

7、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

暂缓接种

精神类

1、抑郁症药物控制良好,生活工作如常

2、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

其他

1、阴道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无发热,处于非治疗阶段

2、单纯腹泻,无发热,每日不超过三次

3、阑尾炎术后、人工流产术后,身体恢复良好,没有其他不适的话

4、骨折、外伤,无感染发热

5、侏儒症

1、任何原因(感冒、伤口感染、局部炎症)引起的发热(腋下体温≥37.3℃)

暂缓接种

2、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

暂缓接种

3、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胃部不适等,查明原因再考虑是否接种。

暂缓接种

4、诺如病毒或其它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

暂缓接种

5、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6、患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的

7、没有上臂人员,可以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内注射

指定部位

特殊时期

1、备孕期

2、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3、接种后发现怀孕不需要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注意检查

4、妊娠期妇女

5、男性不存在因备孕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问题

6、哺乳期可以接种,哺乳期可继续哺乳

7、月经期

神经系统

1、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接种间隔

1、新冠病毒疫苗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14天以上

2、任何情况下,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不考虑间隔,优先接种上述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动物致伤疫苗优先

3、如果先接种了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需先完成上述疫苗最后一针接种,间隔14天后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4天以上

4、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接种新冠疫苗,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1月以上

5、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新冠病毒疫苗。

6月以上

检测

1、在新冠疫苗接种前无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

接种前、后均不检测

2、接种后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

疫苗替代

3、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当地疫苗无法继续供应、或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相同种类可以替代

补种与加强

1、新冠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未按免疫程序完成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尽早补种

2、新冠灭活疫苗在14-21天完成2剂接种者

无需补种

3、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新冠灭活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完成两剂次,不再加强

不再加强

注:

补充免疫:也称“补种”,指的是没有按照接种程序完成的基础免疫,后续针次延迟接种,越早越好;

加强免疫: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经过一定的时间,体内的保护性抗体会逐渐减弱或消失,为使机体继续维持必要的免疫力,需要根据不同疫苗的免疫特性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疫苗的再次接种。

参考文献:

1.疫情数据来源于头条

2.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指引(第二版)》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zl/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