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项捷摄影邱建平实习生董文涛
(丽水中学考点:参加高考的丽水学子)
6月7日,中国的“考试盛宴”,万高三学生踏上年轻的战场。总念叨日子过得慢,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用一种特有的仪式来和自己的纯真年代告别。
距离开考还有5天你的眼睛里有光五年后故地重游,感慨良多,又见母校丽水中学牌坊般的大门,立意高远,百级石梯上一柱擎天的大树已然茂盛,小山坡的凉亭更是风韵独存。恍惚间,上百个日夜奋战的画幕涌上心头。心想没有经历过中国式高考,总会有些遗憾。
偌大的黑板上粉笔彩绘着“六月同梦”,墙头上的日历也被撕的没剩几张,走在几乎空无一人的走廊上,看见叶泽楠一人坐在角落的小板凳上,低头翻看试卷。
“大家都在里头写试卷,你怎么一人坐在外头?”
“我全做过,不想干扰到大家。”泽楠是个阳光帅小伙儿,是丽中领军班的标兵,更身兼段副总支部书记和学生会秘书长等要职。
“坐不住,喜欢玩,播音朗诵和配音都很喜欢。”
“考完了第一件事想干嘛?”
“想去学话剧!”
(独自复习的泽楠)
不忍过多占用泽楠宝贵的时间,他的眼神里有光,一眼难忘。
距离开考还有2天医院助力,出院直接上考场莲都考生郑小文6天前突发急性阑尾炎穿孔,同时并发全腹膜炎,急性肠梗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家长不知所措,医院肠胃科病房内的儿子,低头不语。
看着儿子难受得辗转反侧,父母心里不是滋味,跟医生商量后希望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暂时不做手术,以免影响孩子考试。
主刀医生徐宏涛却坚持认为目前腹痛的缓解是因为穿孔给阑尾减轻了负担,并不保证孩子在考试时不受病痛干扰,立主手术。“如果现在手术,还有高考的机会。”他对家长坦言。
儿童节晚上,医院肠胃外科开辟急诊手术绿色通道,连夜开刀,吸出腹腔脓液ML,帮小文度过了难关。术后院方又申请VIP病房,让小文安静复习备考。
“我有信心,感觉没问题。”小文自信地说。
今早7点,郑小文出院,正式赶往考场。
距离开考还有1天技术怪咖的宵夜三年八班的吴明宇在同学们心中更像是一个“技术怪咖”,胖乎乎的小伙甚是惹人喜爱,能言,有料。年出生,爱好课余饭后码代码,写编程,对现有的硬件忍不了时,就帮英语组的老师们开发了检测单词的软件,还把校园一卡通“搬”进了自己的手环,不带卡,一样可以“滴”遍校园。(明宇做最后的温习)
明宇家住景宁,平时住校,近来才通校。为了备考,妈妈周加英提前一个月在丽中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每天下班后开车来丽水只为照顾明宇起居。
在明宇的朋友圈里,一张校长戴一仁给学生上课的照片摆在印有金榜题名四字的红包上,配字:红包和老戴,我的高三,明天好运。
还有不到12个小时明宇就要踏上战场,现在的他正在台灯下做最后的温习。周加英在厨房为儿子准备着考前最后一顿宵夜,“多吃点素好,吃饱了才有力气考。”
(明宇妈妈整的宵夜)
这顿简单的宵夜寄托着一个母亲对儿子最大的爱。
距离开考还有15分钟希望你画出心中的梦想徐海玲独自站在丽中门外的树荫里,望着大门发呆。她女儿是二中考生,是一名学画画的艺术生。“孩子昨晚问我有没有话对她说。”海玲说,“正常发挥就行,我有信心。”
(女儿的作品1)
因为女儿不在本校考试,海玲担心路上交通不畅耽误时间,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现下总算是安定了。说起女儿,做妈妈的还是一脸骄傲,平日就喜欢涂涂画画,她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中国美院。
半年之前,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海玲就从景宁搬来了丽水,住在一间30平米的出租屋内。“房间虽然小,条件也有限,但就是希望能照顾好她,希望她可以一直画下去。”
(女儿的作品2)
除了在丽水再谋求一份工作外,每日更是变着花样给女儿烹饪早餐和宵夜,不辞劳苦。人人都望女成凤,此中又饱含着多少家长的良苦用心。
望着女儿慢慢步入考场后,海玲仍是没有离开,这也许也是一种陪伴吧。
距离第一场考试结束还有2小时来自医生妈妈的建议考试的铃声已经拉响半小时,可叶美和父亲叶坤明并没有离开,而是坐在校门口的阴凉处等候。女儿张行行是文科生,三次模拟都能稳在全段前50,学习上倒不让叶美过于担心。
“我专门请了3天假来陪孩子,旁边的是行行的外公,已经70多岁了。”叶美说,“他儿子是丽中毕业的,孙女今天高考,孙子在丽中念高一,老人家高兴啊!”
(老爷子70岁还是一头黑发)
叶美是一名医生,谈及饮食,她倒是认为没有必要刻意去改变食谱,重要的是清淡少油,睡眠充足。
考前的3天,行行回家后显得有些沮丧,原因是她的好朋友在考前难以承受压力崩溃后抱着她哭的一塌糊涂。叶美担心这种情绪干扰到女儿,“我每天都在开导她,心态稳定就好,其他没什么好担心的。”
距离第一场结束还有1小时战场上的后勤别动队丽中门口,丽水学院附属高中的英语老师周家兰举着自制的纸板,印着“考的全都对,蒙的全都会”,十个大字诉说着老师、家长和考生共同的心愿。
她说:“今天来考场的老师们特意穿了大红色的衣服,希望鸿运当头。”一旁教了13年书的孙老师激动地说:“考生状态都很好,反倒我们这些老师更紧张些。”
据说,丽水学院附中还安排有高考专用车,一路绿灯,保驾护航。
此外,等待在考场外的还有“绿谷文明车队”,和往年一样,爱心助考车队轮流在各个考点门口轮班,以便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
(绿谷文明车队的师傅们)
“第一天上午问题不是很大,第二天开始有的学生放松警惕了。”队长徐旭祥说,“去年有个考生穿个拖鞋被拦在校门外,我让他打着赤脚板进去,我给他去拿鞋。”他们是这场战役无私的后援团。
铃声再次响起,语文考试结束,场景不说了,看图!
离开母校,回想起五年前麦克老师为我们点的那一首《年轻的战场》。
项捷邱建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