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的经典解读与临床应用
引入
胡希恕(-)被称为“大柴胡医生“,临床上有用: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哮喘、脑病;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肺炎高热;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治肾衰;大柴胡汤合大黄牡丹皮汤治阑尾炎、胆囊炎;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治黄疸型急性肝炎。大塚敬节(~)被称为“日本汉方的天才”,《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曾言:大柴胡汤是使用最多的药方,用于胆石症、肝炎、高血压、习惯性便秘、肥胖症及其他疾病,应用范围较广。大柴胡汤方(如《伤寒论》试解No.)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大黄二两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柴胡+黄芩+半夏=透邪、退热、解郁、和胃、止呕等枳实+芍药+大黄=攻下、解痉、止痛等生姜+大枣=养胃、和胃等黄煌教授读经典方证的重要语词:①出现频率比较高;②客观性比较强;③表述具有特异性。具体如下:一、伤寒发热《伤寒论》试解No.: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伤寒论》试解No.: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往来寒热:1)发冷发热持续反复;2)对外界环境过敏;3)休作有时性。汗出不解:持续发热,常规发汗退热药无效,提示内有积热。故用大柴胡汤泻下退热。二、呕吐《伤寒论》试解No.: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论》试解No.: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呕吐:比较剧烈,或伴有腹痛,或腹泻,上腹部不适三、按之心下满痛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心下满痛:心下-从剑突至两肋弓下,即整个上腹部;满痛-上腹部胀满膨隆,有明显压痛及抵抗感。四、郁郁微烦者《伤寒论》试解No.: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外台秘要》:常欲自恚(huì,怒之意),心腹满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者,大柴胡汤主之。不愉快貌:大柴胡汤证的精神心理症状,易怒是特征。因此大柴胡汤有退热、止呕、泻下、除胀、解郁之功效,因此可针对退热-感染性发热性疾病、止呕-胃及食管反流、泻下-便秘类疾病、除胀-上腹胀痛类疾病、解郁-失眠抑郁类疾病。大柴胡汤适用人群希波格拉底(公元前年-前年):知道什么人患了病,比知道人患了什么病更重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呕吐门叶案》:凡论病先究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黄煌:看病如看表,症状是秒针,病名是分针,体质是时针。一、上半身饱满(望体型):①体格壮实或肥胖老年人多见;②面宽方圆,咬肌发达,下颌部肥厚突出;③肩宽、颈短,胸背厚实,肋夹角钝角。女性多丰乳肥臀(往往Ccup以上),男性多大腹便便,营养过剩者居多。二、表情严肃:①表情严肃,怒气冲冲,面部肌肉僵硬,满脸横肉;②或脸红脖子粗,易怒,好斗,争强好胜;③常有头痛、眩晕、睡眠障碍、血压高等。(《外台秘要》:常欲自恚(huì,怒之意),心腹满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者,大柴胡汤主之。)三、上腹部膨隆:①上腹部膨隆,按压充实有力,叩之有鼓音;②腹肌紧张,或两肋弓下有抵抗感;③患者多进食后腹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四、口气重舌苔厚:①口干、口苦、口臭;②伴有发热时,可见舌苔厚,或黄或焦黄。
五、胰胆胃病多见: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胃及食管反流症
总结:大柴胡人——脸宽胸大肚儿凸,苔厚口臭易发怒。
体质解释:热结在里——一种体内食物、代谢产物容易停滞的实热性体质,消化道的壅堵充实状态;以体格壮实肥胖、上腹部胀满为特征,胰胆病、代谢病、胃肠功能紊乱等多见。体型特征明显,腹证有特异性。
方证解释:
《伤寒论》:热结在里。
张璐:少阳经邪,渐入阳明之腑,或误下引邪内犯,而过经不解之证。
王晋三:下阳明无形之热。
柯韵伯:半表半里气分之下药。
《伤寒论译释》:少阳病兼里气壅实。
适用疾病(黄煌教授的病案)
一、胆石症、胆囊炎(往往伴呕吐、发热):①本方需大量服用,以泻为度;②如伴黄疸,合用茵陈蒿汤;③胆绞痛、大便干结者,加芒硝或玄明粉5g。动物实验显示,大柴胡汤能抑制胆结石的形成。
按之心下满痛是关键:①慢性胆囊炎、胆结石静止期,按压上腹部有抵抗感者,可用本方;②大便不成型者,只要有上腹部满痛,依然可以用本方,但建议加黄连;③胆病史可作为大柴胡汤识别的依据之一。
:胆结石术后腹泻:55岁男性,cm/61kg,-06-03初诊
病史:去年下半年胆结石切除术后,腹泻日十余次,入睡困难,鼻腔热伴出血,易胃胀,口干口苦,声音易哑。
体征:体格中等,脸红油,眼睑红,咽喉红,舌红苔滑苔黄,脉滑,腹肌紧张。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柴胡20g、黄芩15g、半夏15g、枳壳20g、白芍15g、制大黄5g、黄连5g、干姜5g、红枣20g,7剂。
疗效(-07-01):大便日3-4次,鼻衄止,苔薄,口干苦减轻。
二、胰腺炎:大柴胡汤是本病的专方和必效方,无论急性慢性均可使用,不拘于便秘腹痛有无,舌苔厚即可服用,需间断性服用较长时间。
:急性胰腺炎并大面积脑梗:65岁男性,cm/95kg
病史:-2-17发热3日入院诊为急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结石。19日下午患者出现谵语不认人,医院SICU重症监护,入院后差38.5℃,血压血糖高。常规予以中药灌肠(药物组成不详)病情继续加重,意识不清伴右侧肌张力增高。CT示:大面积脑梗。有大柴胡汤面容。
-2-20:大柴胡汤加减,柴胡30g、黄芩18g、姜半夏20g、白芍18g、大黄20g、枳实30g、厚朴30g、桃仁20g、芒硝12g、生姜15g、红枣10g(颗粒)。
-2-23:因SICU将上方予以灌肠治疗,未见药效。患者仍然持续昏迷,大便未通。经沟通,2月23日13:00上方稀释ml后予鼻饲给药,药后8小时(晚21:00)患者排出大量大便。此后患者又出现三次排便。
-2-24:患者持续鼻饲给药,2月24日意识迅速恢复,已经可以睁眼。右侧肌力、言语能力逐渐恢复,但口齿不清。现患者可自主进流质饮食,仍嗜睡。待病情稳定后做康复治疗。
三、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老年人40-7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性多发(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4:1),肥胖超重普遍存在。以下症状可以考虑用大柴胡汤:①进食后症状加重;②夜半口干苦;③晨起咽喉有黄黏痰;④口臭。
:反流性食管炎/面宽暗红上腹紧:30岁男性,cm/75kg,-1-25初诊
病史:反流性食管炎,经常反酸。心率快,运动时次/min,伴有胸闷呼吸不畅。大便质硬,便后肛周出血。后背毛囊炎经久不愈。强直性脊柱炎确诊7年,最近晨僵疼痛。
体征:面宽大暗红油光,头发浓密,舌暗红。脐下紧张,上腹部充实。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柴胡20g、黄芩15g、姜半夏15g、枳壳30g、白芍15g、制大黄5g、黄连5g、干姜5g、红枣20g,症减改隔日服,15剂
-2-08:用药后,面红褪,反酸消失,停西药。药后心率降低(运动时次/min),守原方。
总结:只要有反流按之心下满痛(反流性食管炎),伴其他疾病(如哮喘、心律不齐、肛肠病、高血压等)也可使用大柴胡汤。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