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省直三院即可订阅本 喝酒是许多疾病,甚至是癌症的致病或不利因子,因此接受手术的病患中,有喝酒习惯的不在少数。
酒精对身体的影响包括:神经病变、心脏肌肉病变、电解质不平衡、肝功能失调等。这些不正常的身体状况必然会增加麻醉的危险性。
例如心脏不好的病人对于麻醉药相当敏感,容易导致休克现象,长期酗酒者若已经有心脏的问题,加上对麻醉药的剂量需求又增加,自然增加麻醉的困难度与危险性。又如肝功能失调对于种种药物的代谢产生不正常的效果,往往无法以正常人的角度预估,肝功能失调也会造成贫血,血液凝结功能异常,以致大量出血休克。
此外,对硬脊膜外麻醉(一种安全性甚高的半身麻醉)而言,血液凝结功能异常者则不适合实施,最好改行全身麻醉。另外种种少见的麻醉后并发症也会较常出现于长期饮酒者,文献上时有报告。
急诊手术时 长期酗酒者平时需要比较大的麻药量,但是急性的醉酒患者反而需要比较小量即可,因为此时血液中可能有高浓度的酒精。醉酒患者是交通意外肇事的一大主因,车祸后须麻醉开刀,这也算酒与麻醉的另一种因缘吧。原本急诊手术的危险性与死亡率就比一般常规手术要来的高,因醉酒而需要接受急诊手术的病患,因为胃中酒与食物、胃液等混合物容易逆流引发吸入性肺炎,加上意识评估的复杂,使得这类患者的急诊手术更加危险。“醉仙”是否容易被麻醉?
酒精的用途很广泛,它的功能亦是变化无常,适当的利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作为能量的来源,不当的利用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可遍及人体各器官系统。
传说中,醉仙是不容易被麻醉的,临床上,有时很多确是如此。「千杯不醉」的病人是需要较多的麻醉药,而且维持麻醉也比较困难一点。文献上也曾记载酗酒的病人需要较多量的麻醉药。考其原因,除了对麻醉要有交叉耐受性外,酒精使血液容量增加,使麻醉药浓度减少。同时若长期饮酒的人会有肝硬化,肝功能异常导致增加血球蛋白,很多麻醉药会和球蛋白结合而减少其功能。另外,慢性酒精中毒者,它的中枢神经系统有脱髓鞘作用及增加燐脂体的含量。所以凡是溶于脂肪的麻醉药,都会减少其作用。而且慢性酒精中毒会促进酵素分泌,加速药物的廓清排洩,所以增加麻醉药物是可以预估的。
但是如果肝功能大量衰退,药物在肝脏代谢减少大过于酵素分泌,那么麻醉药的作用反而会延长。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人,酒精本身就具有麻醉作用,所以麻醉药品的需要量必须减少,否则就会过量致死。
急性酒精中毒所引起的呼吸停止及昏迷,酒后所引起的意外伤害,慢性酒精中毒所引起肝硬化导致内出血等必须由手术治疗,此时麻醉专科医师会特别留意病人的麻醉剂量并慎选麻醉药品。
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最大危险并不是直接和酒精的毒性有关,而是和需要手术的原因比较有关系,例如醉酒驾驶,车祸骨折受伤最多,另一个有关系的因素是酒精使胃排空时间延长并增加胃酸分泌的能力。所以所有酒精中毒的病人都应视为没有禁食而为「饱胃」须慎防胃内容物吸入而导致吸入性肺炎。
酗酒病人的确是不容易被麻醉,但是一旦被麻醉后,却不容易恢复。因为药物的半衰期会因为酒精而延长,同时药物在刚开始时的需要量稍微增加,但其作用时间延长,所以追加麻醉药时要特别注意。如果病人已伴有严重肝病、肝脏功能将能会因为手术及麻醉而更受伤害,所以麻醉药物要选择不经肝脏作用排泻者为佳。
所以,如果你是豪饮之辈,万一需要手术麻醉,拜託记得告诉麻醉医师您的酒量,这样对您的安全将多一层保障。
[延伸阅读]
日常生活中不提倡“喝酒止痛”
适当饮酒(每日饮用低度白酒50克以内)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但如果饮酒量较大,甚至酗酒,则会直接影响人体心脏、血管、肝脏的健康。有酗酒习惯者在紧急情况下,酒后接受手术时会增加胃容物误吸入气管的危险。
酗酒者的医疗风险要远高于普通人。
此外,在影视剧中常见的“喝酒止痛”其实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误导,有些患者在牙痛、头痛、关节痛时会通过喝酒的方式,降低神经对疼痛的敏感度,或通过快速入睡的方式暂时摆脱疼痛。对此,医生指出,酒精对人体有一定的麻醉作用,但治痛还要治本,喝酒止痛的方式对于根治疼痛没有实际意义,临床中并不提倡。
阅读更多的精彩穿越多公里 就为打个“钥匙孔”
糖尿病日,医院这么做······
我是男护士,静脉百针穿刺,我也行!
有一种病,发作一次,纠缠一生
果酸换肤——让你的皮肤焕然新生
供稿/郭晓辉(麻醉科)
编辑/肖婧菁
麻醉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