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体基本营养需要和各种疾病的医院病人膳食,通常分为以下六类:基本膳食、治疗膳食、特殊治疗膳食、儿科膳食、诊断膳食和代谢膳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基本膳食和治疗膳食吧!
一、基本膳食
由于绝大多医院常规膳食加以调整而产生的,因此,医院基本膳食。医院中大住院病人采用此膳食,医院基本膳食包括四种形式:普通饭、软食、半流质膳食和流质膳食。
(1)普通饭
普通饭也称为正常饭、普食,是平衡膳食,与正常人膳食接近,是医院膳食的基础,也是食用人数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膳食。
适用于体温正常或接近正常,咀嚼能力、消化功能无障碍,在治疗上无特殊膳食要求,又不需要对任何膳食营养素加以限制的病人。
(2)软食
软食是一种质地软、少渣、易咀嚼、与普通饮食相比更容易消化的膳食,是半流质饮食像普食过渡的一种中间膳食。
适用于咀嚼不便(如拔牙)、口腔疾患、低热、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者、小儿、老年人、手术后患者。
食物要细、软、烂,不选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清淡、少盐。宜采用拌、蒸、炖、急火快炒等烹调方式。主食以粥、发酵类面食为主。长期采用软饭的病人因蔬菜切碎、煮软过程中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较多,应注意适当补充。
(3)半流质膳食
半流质膳食,是比较稀软的、易咀嚼吞咽、易消化的膳食,介于软食与流质饮食之间,外观呈半流体状态,宜采用限量的、多餐饮的进餐形式,每日供给4~5餐,其中两餐之间为加餐。
适用于口腔疾病使咀嚼和吞咽有困难者、耳鼻咽喉手术后病人、发热较高者、有消化道疾患、身体虚弱、缺乏食欲者,也用于某些外科手术后暂时的过渡饮食。
(4)流质饮食
流质膳食,是极易消化的、含渣很少、呈流体状态,或在口腔内能融化为液体的一种饮食。能量低,必需营养素不足,是一种不平衡膳食,每日供应6~7餐,只能短期(1~2天)食用。
适用于极度衰弱、无力咀嚼食物者、高热、急性炎性胃肠疾病、急性腹泻、恶心、呕吐者、急性传染疾病患者、病情危重者、大手术后第一次进食者。
二、治疗膳食
治疗膳食是为了适应病情的需要,在基本膳食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某些营养素,或用烹调方法改变食物性质,以达到身体康复目的的膳食。
(1)高热量膳食
高热量膳食适用于体重过低、贫血、结核病、伤寒、产妇、恢复期病人或需要增加体重的病人,常与高蛋白饮食同时使用。
(2)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适用于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肝炎、肺结核、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以及重度感染性疾病、大手术前后。
原则上一日三餐,每日除正餐外,添加两份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食欲差的患者可采用含40%~90%蛋白质的高蛋白的配方制剂,如酪蛋白、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制品,以增加其蛋白质的摄入量。
(3)低蛋白膳食
低蛋白膳食主要控制膳食中的蛋白质含量,以减少含氮的代谢产物,减轻肝、肾负担。
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者,如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尿毒症、肝性脑病、肝昏迷。每日供给的蛋白质为20~40g。
(4)低盐膳食
低盐膳食是通过调整膳食中的钠盐摄入量来纠正水、钠潴留以维持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
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妊娠毒血症等。每日用盐不超过2~3g(包括酱油等调味品),禁用腌菜、咸肉及酱豆腐。
(5)无盐膳食
无盐饮食,即在食物选择和烹调加工过程中避免盐、酱油和其他钠盐调味品,全日膳食总含钠量在mg以下。
适用对象同低盐饮食,但病情较重者。
(6)低脂膳食
低脂肪膳食是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以改善脂肪代谢和吸收不良而引起的各种疾患。
适用于肝胆疾病及高脂血症、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腹泻等病人。
(7)低胆固醇膳食
低胆固醇饮食在低脂肪膳食的前提下,控制每日膳食中的胆固醇含量在mg以下。
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及胆结石等。
(8)少渣膳食(低纤维膳食)
少渣膳食需要限制膳食中的粗纤维,包括植物纤维、肌肉和结缔组织,其目的是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减少粪便数量。
适用于咽喉部疾病、食道狭窄、食道炎、食道静脉曲张及消化道手术、结肠过敏、腹泻、肠道肿瘤、消化道出血等。
(9)高纤维膳食
膳食中增加膳食纤维,一日膳食中的膳食纤维总量应不低于30g,目的是以增加粪便体积及含水量、刺激肠道蠕动、降低肠腔内的压力、增加粪便中胆汁酸和肠道有害物质的排出。
适用于便秘、肛门手术后恢复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病、胆囊炎、胆结石等。
儿子发烧,医院去打点滴。
护士对儿子说:“小朋友,不要怕,
阿姨给你打一些糖水,
你的病一下就好了!”
儿子看了看旁边一个
打深褐色药水的小女孩说:
“阿姨,我要打可乐,不要打糖水!”
哈哈:不能打可乐,还是打点雪碧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