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五块钱

年9月的一天傍晚,“来通知书啰,来通知书啰!”涛右手把第五中学录取通知书高高举过头顶,在屋前塌子里跑来跑去,高兴得不得了。一家人却耷拉着脑袋,没有一个跟着他高兴的。

涛那年14岁,高小毕业考上了县办中学,家里人本应高兴才对。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没有学费。通知书上明明白白写着:学费3元,杂费1.5元,课本费2.5元,共计7元。学校要求住宿,住宿费每月5元。

涛一家6口人,父母、哥嫂和姐,他是老幺。那时候兴大集体,按工分分配。除母亲和涛外,家里有两个男劳力,两个女劳力,按理说,在当时不算困难。为什么一家人为7元钱的学费发愁呢?

原来,涛的父亲去年患了阑尾炎,在医院动手术花去了多元,才捡了条命,到现在都一年多了,还沒断药,不能出集体工挣工分,家里欠债多元。去年要治病,把猪栏里的那头猪都卖了,今年连头猪仔都买不起,儿子要读中学,钱从哪里来?

父亲叹了一口长气,说:“真是的,文钱逼到英雄汉,难怪秦叔室卖马的。”接着又说:“家里祖宗三代沒有一个读县办中学的,日子不也过来了吗?算了吧!”

母亲说:“都什么年代了,还不让娃儿认几个字,将来他的日子怎么过?”

“再过几年送他去学木匠,有个手艺日子也苦不到哪里去。”父亲坚持说。

坐在一旁的哥哥,结婚不久,没有分家,看到父母很为难,带有一种调和的口气说:“那就先找人借一借。”

嫂子在一旁抢着说:“借,找谁借?去年能借的地方都借了,还沒还,还有谁肯借钱给我们!”

站在屋前背靠苦楝树的姐,默不作声。因为她明年要出嫁,嫁妆还八字没撇九字没勾,心里正愁着呢!

涛听了这些话,心里闷闷不乐,先前的那股高兴劲儿不知跑到那儿去了,嘴里咕咕嘟嘟地说:“反正我要读书。”一家人不欢而散,早早地睡了。

开学的那天,涛背着书包问娘要钱去上学,娘把家里藏钱的地方都找遍了,才拿出1张伍角纸票,5张贰角纸票,8个伍分硬币,10个分分壳子,总共凑成两块钱,用对角手帕包好,交给涛说:“你先拿这些钱去报名,跟老师说不住宿跑通学,欠下的钱缓两天再交齐。”涛是个听话的孩子,拿着钱去了。

一个星期后,学校催交学费,涛晚上回家告诉娘,“再不交钱就要退学了。”母亲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床板压得吱呀吱呀的响。

第二天麻麻亮,50多岁的母亲,拖着一双缠了足的小脚,飘散着满头银发,颤颤跌跌到处借钱。堂伯母家刚卖了头肥猪,明明有钱,就是不借,怕家里还不起。李家是裁缝,手艺人活泛些,还是怕还不起,硬是不借。张大妈是“四属户”,家里有钱,看看母亲一身寒酸样,就是不借,还故意气她说:“蚤多不咬,债多不愁”。

母亲跑了一圈光着手回来了,累得满头大汗,一屁股坐在地下伤心地小声哭了起来。

这时,去公社开会的大队贫协主席路过门前,看到母亲在那里伤心落泪,问清了根由,慷慨地掏出五元钱借给她,母亲千恩万谢,只差扑地跪头了。

问题解决了,一家人欢天喜地。事后,母亲经常对涛说:“要知恩图报。要发奋努力,别人有不如自已有,丈夫有还隔双手!”

涛亲身经历了这件伤心事后,伤佛成熟了很多,牢记母亲的话,发奋学习,读了初中读高中,读了高中上“共大”,后来参加了工作。

20多年过去了,母亲和贫协主席都已谢世,但5元钱的事一直在他心中纠结,耿耿于怀,常常自我发问:如果不是娘求爹爹拜奶奶去借钱,执意要儿读书,涛早就辍学务农;如果不是贫协主席解囊相助,那有涛的学而有成?虽说只有五块钱,它却是一份沉甸甸的厚重而伟大的爱呀!

年9月的一天傍晚,涛在城里马路上散步,看见一位青年男子焦急地奔走,一同散步的老张说:“那不是我们村原贫协主席的儿子吗?遇到了什么事这样着急呢?”

涛一听“贫协主席”四个字,像扎银针一样敏感,像喝咖啡一样兴奋,马上叫住那位男子,问:“你遇到什么麻烦事了。”那位男子上下打量了涛,并不认识,意欲离去。

难怪他不认识,那年他才3岁,后来涛在外地工作,两人没见过面。这时,老张站出来介绍他们相认。涛再次急着问:“你有什么急事吗?”他说:“我爱人患急性阑尾炎,医生说要马上动手术,拖迟了怕有生命危险,我要去车站乘晚班车回家凑钱。”说完又急着要走。

涛一把拉住他说:“钱的问题我来解决,走,去医院救人。”

医院,涛给爱人打电话,送来0元钱先垫上,又催医生马上手朮。这晚,涛一直陪在那里等手术做完。手术后,医生说:“阑尾化脓,幸好手术及时,没有生命危险。”

第二天,涛买了水果和补品去看望病人,青年男子夫妻俩非常感谢涛,他们并不知道当年五元钱的故事。

医院时说:“不要谢我,要谢就谢你们的父亲,不是他当年伸手相助,今天我也沒有能力拿出0元钱来接济你们。”说完,涛医院,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如潮的人海里。

作者简介

杨新涛,男,常德临澧县人,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是一个用文字垒起人生的人。曾在《文坛艺苑》、《新湖南网站》、《湖南发展战略》等纸媒和电媒上发表《父亲的展室》、《望嗲》、《小城镇发展之我见》等散文、小说和论文。

征稿

征稿内容:讲故事、写诗词、地方文化表演视频等,故事与诗词最好与澧水流域和嘉山风土人情相关。

电子信箱投稿:请把稿件发送到以下电子信箱:

bqshen

.







































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白癜风图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jidw.com/nwyzl/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