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肾病,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尿毒症;就好像说到癌症,首先想到的是死亡一样。
其实随着人们对疾病的不断了解,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肾病和尿毒症之间的距离,要比你想象中的更远。
我国的肾病患者,以早期患者为主,统计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五期患者仅占了0.28%。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有人得了肾病没几年,就尿毒症了?
为什么有人得了肾病几十年,依旧没有进入尿毒症?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1/原发病不同统计数据显示,新发血液透析的患者,主要原因来自于慢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当然,这也可能与这两种病的发病人数较多有关。如果说,有些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概10年后就会发展成尿毒症。
IGA肾病、膜性肾病:大约20多年发展成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蛋白尿,大概5年后就会形成尿毒症。
多囊肾:一般发病10多年后,肾功能才开始出现缓慢的损伤。一旦血肌酐升高时,大概10年左右会形成尿毒症。
当然,积极的治疗能够有效减缓肾功能的降低。02/治疗时机不同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改善肾功能的重中之重。部分膜性肾病、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炎、肾小球微小病变的患者,经过治疗可以达到痊愈。虽然大多数慢性肾炎是不能治愈的,但发病早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保持病情长期稳定。如果到CKD4期,甚至5医院,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03/饮食不同实验显示,低蛋白饮食能够减缓肾功能下降,相反高蛋白的饮食会加速肾功能损伤。
指南推荐
慢性肾病1-2期,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g/kg/d;
慢性肾病3-5期,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g/kg/d。
除此以外,盐的摄入过量也会增加肾脏负担,造成肾功能损伤。
04/依从性不同部分患者存在不遵医嘱,擅自换药、停药的情况。也存在乱吃乱喝、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情况。这类患者往往病情进展比较快。综上所述,早发现、早治疗、谨遵医嘱、科学饮食,就能有效减少尿毒症的风险。注意以上事项,肾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啦。
点击关键词,了解相关知识
高血压
瘙痒
皮疹
旅游透析
尿常规
运动
性生活
感冒
水
中成药
钾
血透十年
宣教手册
戳原文,咨询医生!
赞赏